1985年的夏天,张君秋来津公演《西厢记》,住在和平宾馆。我是宾馆的工作人员,他给我讲述了一段送煤的故事。
“那是我被批斗后,下放到煤店的事。当然在煤店也绝不可能做写本记帐的工作,而是串街走巷送煤。那时并没说多长时间,我就成了一名真正的送煤师傅。我还算是个心胸宽广的人,送煤就送煤吧。我换上送煤穿的衣服,拉起了煤车。
“这当中有一件使我终身难忘的事。一天上午,我送煤来到一个四合院。我刚把煤车放到院门口,一个小伙子就迎出来,热情地对我说:‘您快进院歇歇"。‘文革"那会儿,送煤是这样的:把煤车拉到院门口,先进院写煤本,收钱,然后问主家煤放在什么地方,最后再一筐筐往院里背。我就跟着小伙子进了院子。
“院里很静,只有两位六七十岁的大娘,一位四十多岁的大嫂。我给她们写了本,收了钱,一回头,那小伙子已经开始自己背煤了。我忙对他说:‘让我来,让我来。"一个大娘拉住我说:‘今天我孙子歇班,这煤让他背,你就在这歇着"。
“我的心里涌起一股热流,多么好的人哪!等小伙子把煤背完了,我对老人家连声说:‘谢谢、谢谢。"
“老人家语气很重地说:‘让一个大名角儿背煤,这叫干什么!我们大家保佑你重登舞台。"
“我对老人家说:‘我给大家唱段李铁梅吧。"谁知老人家却说:‘我们要听《望江亭》"。我小声说:‘现在唱这样的戏不行呵!"老人家大声说:‘我说行就行。"我说:‘要唱也行,咱们把院门关上,我们去屋里唱。"这回老人家同意了。我们像做贼似的都进了西屋,我小声地给她们唱了一段。我好象突然发现,我还能唱,还能唱得字正腔圆,大家听后连声道谢。特别是那位热情的老人家,她说:‘能这样面对面听您唱一回,这是这辈子的福份。"我也深情地连声说:‘谢谢你们,让我知道我还有用……" ”

(摘自 《天津日报》1997.6.28)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