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瑞安是南戏的故乡。北宋中叶以后,随着政治、经济和文化重心的南移,中原地区杂剧艺术与南方民间多种表演艺术结合,在瑞安等地形成了南戏艺术。明清以来,瑞安的南戏、鼓词、道情、木偶等戏曲活动十分活跃,瑞安城乡遍布无数古戏台。每逢节日、庙会,民间剧团纷纷登台表演。一旦大戏开演,鞭炮火铳大作,铜锣大鼓齐鸣。
瑞安的古戏台大都建于宋、明、清。戏台多是木结构,呈正方形,四柱,歇山式屋顶,檐角高挑,施八角重拱复斗式藻井。戏台的细部装饰极其讲究,如戏台上方的藻井,斗拱斜出,层层叠叠,而且彩饰鲜艳,精工镂绘,显得华丽精美。戏台背靠门厅一侧是太师壁,左边是名为“出将”的上场门,右边是名为“入相”的下场门。太师壁背面有一米多宽的楼梯通道,演出时作为演员的候场台,两旁的门楼为后台。
随着经济的发展,小小的古戏台已容不下今日唱大戏的,很多古戏台都被重修扩建,失去了原来的特色。只有在经济相对不发达的乡村,还有30多座古戏台保持着明清年代的风味,成了一份难得的文化珍品。如何保护好这份弥足珍贵的南戏文化遗产,已是当务之急。(庄颖昶)
(摘自 《华东新闻》)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