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盛夏,古典名剧《桃花扇》以京昆合演的形式,推出于上海舞台。当前对于名著改编议论纷纷。我们特邀此剧的改编者郭启宏先生谈谈见解。

---编者

改编名著,一切成就来自原作,诚如牛顿所说,“我之所以比别人望得远些,是因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改编名著,一切问题自家解决,亦如牛顿名言所暗示,巨人的肩膀不是人人可以站得!改编《桃花扇》,有三座丘山横亘于前,教你费尽移山气力。
首先,双线的取舍。孔尚任的这部传奇,是双线结构模式:一为侯李离合,一为南明兴亡。听他夫子自道,“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南朝兴亡遂系之桃花扇底”。有趣的是审美效果制约着作家的意图。从历来舞台演出的情况看,观众喜闻而乐见的是侯李的离合悲欢,王朝的盛衰兴亡只有留待思考了。这就把难题抛给改编者,面对双线结构,在极有限的时间长度里,必得有所取舍。我终于从多方论证中认知,侯李的悲欢离合并不只是才子佳人哀感顽艳的风流韵事,他们的生命历程可以折射出南明的痛史,或曰:离合即兴亡,写离合亦即写兴亡。一个关于改编本结构的新构想渐次清晰:正写侯李,侧写南明,将原作直接描写的亡明军事政治斗争置诸背景。
其次,《桃花扇》不是“香君传”。董每戡教授曾经酷评过,“近十多年来舞台上虽也有不少种《桃花扇》的改编本演出,却任何一种都距离作者原来的用意很遥远,也就是跟他几乎相反,在此注意少,轻描淡写了亡明痛史;在彼注意多,浓抹重涂着侯李姻缘,见经不见纬,因而都变成‘李香君传",而不是孔尚任的《桃花扇》了。”(见《五大名剧论》)涂抹侯李姻缘,何以变成“李香君传”?除了董先生所说“见经不见纬”,远离了《桃花扇》的本旨,还有艺术上的原因:改编者疏于戏剧结构。审读原作,侯李二人自第十二出“辞院”后,便无缘相见,直至第四十出“入道”,全剧将终,始得重逢。在天各一方的那些场子里,李的戏较集中,成板块,冲击力也较强,侯的戏较零碎,又多枝蔓。改编者取李而舍侯,容易出戏,于是,为数颇众的“李香君传”纷至沓来。看来,必须向戏曲精神寻找吸纳各种艺术手段的可能性。比如戏曲的诗意和大写意笔法,通向极致的舞台假定性,无限自由的时空流动性等,用独白与幻觉突破樊篱,让梦境和现实交相糅杂,使天各一方的侯李同处一台,交流,或者不交流。
再次,尴尬的结尾。考《桃花扇》结尾,有些史实不可忽略:其一、顺治八年,侯方域在河南应过乡试,中过副榜;其二、侯方域终未出仕为官;其三、侯方域、李香君都不曾入道。原作结尾入道的处理固有作者的隐衷,但“大收煞”分明使戏“塌”了下来。欧阳(予倩)版“降清”型结尾好处在于戏剧陡起波澜,缺憾是经不起推敲。把侯方域应河南乡试提前三年,作为写戏未尝不可;而把未出仕写成投降派,则大谬不然了!一个复杂的灵魂忽然间变成一个简单化的政治标本。这里,决定地需要的是对明清之际士大夫生存状态与心理历程的考察。明亡以后,有继续抗清壮烈牺牲的,有浪游韬晦入山隐遁的,也有变节出仕留发易服的。侯方域可以归入第三类,而较接近第二类。士大夫多半过不了生死关,所有为变节而辩解的理由无一不是托词,然而他们的良知未泯,每每痛悔有加。侯之应试是经过反复思虑的,或欲屈从以求闻达,孰知只中副榜,这使他悔恨交加,郁郁以终。他自题堂名“壮悔”,享年仅三十有七,看来不无缘由。从某种意义上说,侯生的心理历程更能展现《桃花扇》所要抒写的兴亡之感,那也是中国千百年来知识分子历史命运的一种写照。如果说侯生应试易服,作成重逢时的难堪,导致最终的分手;那么李姬的无奈更甚于对方,她眼睁睁看着自己万般柔情构筑起来的偶像蓦地坍塌了,她幻觉中的完美被严酷的现实无情地粉碎了,这不就是亡明的痛史吗?我的改编本的结尾,正是循此思路重新构建,或能为剧界提供另类样品。
执笔之际,我想到历史感。历史感是个有趣的玩艺儿,它有两层含义:一是让人们意识到历史已经死去,二是让人们意识到历史依然活着。我希望改编本能使人们获得历史感。

(摘自 《人民日报海外版》 )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