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人艺忙于“故技重演”,下周,《蔡文姬》贴上原汁原味、恢复排练的标签就要进入实战。人艺前年重排了《茶馆》,去年重排了《日出》,恢复了《雷雨》,今年又让《蔡文姬》重见天日,下半年还要排10年前的《天下第一楼》。据说明年《狗儿爷涅》重排也列入了计划。想到这些,心里有说不出的滋味,真不知道人艺有多少家底儿可以再抖搂抖搂,一旦翻得箱子见底儿,又该怎么办? 还记得十几年前看老《茶馆》告别演出时的动人场面以及后来观《天下第一楼》时的激动与欣慰,觉得老一代人艺演员虽然退居二线,但北京人艺话剧民族化及现实主义风格依然感人至深,也没怎么怀疑这个鼎鼎大名的剧院会代代出人,在薪火相传之中能有创新和更大的发展。时光飞逝,十余年后,虽然人艺的牌子依然响当当,人艺的效益能达到近2000万元,但却难以让人再次由衷地欣慰了,创造效益的依然是那几件“传家宝”与在影视上闯出名声的大腕儿们。老戏重排,更准确地讲是叫恢复排练正成为人艺新世纪工作计划的主流,这原因不外有三点。
第一,原创匮乏,不得已而为之。这是最惯常也最能迷惑人的说法,而且凭此屡获同情与谅解。这个理由不是强词夺理,但也不是不可改变。辛苦的编剧固然在影视大潮的冲击下转而写收益多又省事的电视剧本,可钟情于话剧者仍有之,更何况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耗时耗力写就的剧本有了相应的经济保障,不会没人排演。当然对质量的要求也要一样提高,久之,不怕不出它几个可以流传下去的作品,所以单方面强调原创匮乏不够完全客观。
第二,经典有着超长的生命力,是宝贵财富,应该屡屡“拎”出来“捧读”。经典之所以流传千古,在于其艺术价值而且有时代印记,一味继承与重现甚至“克隆”而不结合时代社会变换的审美情趣与环境要求,它的生命力同样会遭遇质疑,况且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关键在于其精神与思想,如果这些因素不在最佳时机抛出,恐难以达到效果,还不如让人们怀旧时看一看想一想来得好。
第三,复排老戏可以锻炼演员队伍,可延续艺术风格。但新戏同样可以出人才,艺术风格也非一成不变,新作品同样能发挥旧有传统。
一味“吃老本”的危害也有三点:第一,挫伤编剧的积极性。有新本不排,没完没了地“吃老本”,会使人越来越懒,没了创作欲望;第二,创作思路会越来越窄,老戏重排靠着剧院的名头与明星的号召力同样有不错的票房,这不失为一条捷径,又讨巧,尝到了甜头,难免一而再,再而三,哪有心思再想其他;第三,老走此路恐难有更大发展,最终老传统没继承多少,新东西也没见什么,四不像的结局在所难免。
人艺早年间外国戏也演得有声有色,近年却极少见了,这个优势已丢得差不多了。当然,人艺远有《王昭君》、《武则天》,近有《鱼人》、《鸟人》,这老本还能吃上几年,但坐吃山空想必谁都知道,真到了那么一天,怎么办呢?排《蔡文姬》还情有可原,它毕竟是50年代的作品,而《天下第一楼》与《狗儿爷涅》却是近十年的作品,这不能不让人担心人艺的去向与未来。尽管“翻箱底儿”的绝不止话剧一个行业和人艺一家剧院,但人艺毕竟是新中国话剧的领军者,观众难免对它“从严要求”。重温经典固然可喜,但相信还有更多的观众在期待人艺这棵老树发出新芽。 北京青年报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