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实于剧本的再创造

少春虽然没有能演出我编写的《十二堑》,但他对于我编剧的手法,有了进一步的了解。1939年,他带领剧团去沈阳、长春、哈尔滨、大连、青岛、济南、天津各地旅行演出。

1940年,中华戏校解散,我又接着为李玉茹、宋德珠组织剧团,也常到上海、天津、济南、青岛各地演出。我与李少春,晤面时少。直到1946年,在上海排演我编写的《百战兴唐》,才真正实现我与他的艺术交流。

《百战兴唐》是我在1945年秋,日军投降之后,为了发泄八年沦陷的愤懑、采取安史之乱、张巡守睢阳、郭子仪光复两京的历史故事而编写的,原名《白虹贯日》。当时得到隐居青 龙桥的程砚秋兄大力支持,由校友剧团演出于长安、中和,华乐等戏院。王金璐演前部南霁云、后部郭子仪,王和霖演雷海青,储金鹏演雷万春,李金鸿演谢阿蛮,萧德寅演张巡,白玉薇演梅妃,陈永玲演徐菡。少春、世海看过之后,很喜欢这个剧本,碍于同业的福利,不肯索本排演,心里却总记着这个戏。

1946年,我受上海大来公司之聘,在天蟾舞台长期驻班,担任编剧。李少春、袁世海、叶盛章、叶盛兰、李玉茹等以"十大头牌"的阵容,后我两月莅沪演出。他们各以个人杰作演出了二十多天,为了保持客满的记录,最后六天,摊出《白虹贯日》的王牌。院方认为剧名太文雅怕人不理解,一再征求我的同意,改名为《百战兴唐》。当时的"十大头牌",少春居首,沿用"一赶三"的旧例,前部演雷海青,发挥唱工,中部演南霁云,发挥做、表,后部演郭子仪,发挥武打,并由袁世海演张巡,叶盛兰演雷万春,叶盛章演李猪儿,李玉茹演徐菡,魏莲芳演梅妃,班世超演谢阿蛮,李幼春演贺兰进明,马富禄演蔡保,高维廉演耿义……。拍板定了,每天夜戏结束,就在少春宿舍研究剧本。少春熟悉此剧,对剧本没有意见,只觉得前部雷海青骂安禄山的激情不够,他那段二黄唱段,我听得很满意,他却不以为然,说道:"光凭唱是不够份量的。"我即兴说:"是不是在琵琶击贼上想点办法,添个"吊毛""抢背"!"他说:"好虽好,光摔"吊毛"、"抢背"还是不够劲。"说着,站起来,手按桌子比划着,若有所得地说:"有了!安禄山坐高台,雷海青奔上高台,把琵琶打在他的脸上,他抬腿踢雷海青,我在这个地方起"范儿",从高台上摔"抢背",中间变"吊毛",就有"菜"了。"我也说:"好是好,"范儿"起得高,吃功夫啊!"他说:"您看吧,《打金砖》里登椅子的"倒扎虎"我怎么摔来着?这个"范儿",跟那个差不多。"果然,演出之日,只这一个高台上的"抢背"变"吊毛",就奠定了他那"一赶三"的艺术基础。

过了两天,在台上过戏,排到南霁云受命突围借兵的时候,袁世海的张巡,在一大段叮嘱之词结束处,他临时加了一句:"将军请上,受我一拜--","拜"字用悲凉的声韵,拉得很长,意似"叫板"。我忙问:"是不是想唱两句?"袁世海说:"对,我正想征求您的意见。"我略为思索,转向少春,说道:"唱可不能上板,也不能多,《连环套》里朱光祖有句话,"没有说话的工夫了"!"少春默然一笑,只是"哽、哽"的答应着。我当时把方案定妥,台上三个人分唱七句二黄散板。世海首先赞同。我急就章地即兴编了唱词,演员们入耳即能上口地唱了出来,效果很好,而少春仍是默默地不参加意见,也照词唱了。及至演出之日,他却把应唱的三句,改为一句,只唱了"此时间顾不得多谈多论",就起"扫头",效果更为强烈。戏散后,我们同吃宵夜,我赞赏他精简得好,他说:"我也是从您在排演场上说的那句"没有说话工夫了"而想到的。我反复唱这三句词,觉得只要能唱出气氛,就能完成剧本的要求,何必一定三句?同时,我从您编的那句"此时间顾不得谈多多论",想起了余叔岩老师《桑园寄子》里那句"此时顾不得父子恩爱",我就化用了老师的这句高腔儿,"此时间"三字,一定有彩,"顾不得"后,要一锣,接着就随唱随做,拉马、圆场、上马,表现出南霁云此时急于借兵的急促心情,紧接句尾,就起"扫头",在"扫头"的尾声,张巡、许远再加一句重重的嘱咐"小心!"我回马一拜,策马而下。我当时想到的,只是简练干净,没承想会有那么强烈的效果。"这样忠实于剧本的再创造,我从心里钦佩少春的才华,连声说好。桂春先生在旁哈哈大笑,说:"来吧!你们爷儿俩个,一个编,一个演,我敢保排一出,响一出!"(未完待续)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