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品不可小看,它在电视晚会上挑大梁。春节联欢晚会就更不用说了,小品是这桌宴席上的一道主菜。没有小品,食客便无食欲。为讨得用膳者的欢心,厨师们可谓苦心孤诣以求一逞。而广大观众也买帐,对小品演员情有独钟。赵本山知名度赛过克林顿,潘长江荣膺"百花奖"影帝就是最好的说明。
既然是这样,每年都为春节联欢晚会的出新犯愁的总导演,为什么不把最走红、人气最匠的演员找来演小品?这样岂不是更能吊观众的胃口?比如,"小燕子"赵薇,"阳光男孩"陆毅,"威尼斯影帝"夏雨,"戛纳影帝"葛优。但是,你发现没有,中国影视剧的圈子里最著名、演技最好的演员,中央电视台是请不动的。姜文也好,巩俐也罢,濮存昕、奚美娟也如是,他们都不可能去演小品。
这么说,在春节联欢晚会上演小品,就只是"民间艺人"的绝活或专利了?就只是游戏表演而算不上是艺术表演了? 可以这么说。当我第一次从一位多年研究戏剧表演的专家那里听到"小品毁演员"时,以为他是在危言耸听,未解他的微言大义,后来,看到因演小品越发知名、投身电影却大失水准或不在状态的宋丹丹、冯巩等的经历后,便对专家的说法有了几分认同。这样的逻辑推理谁都会,如果在电视上演小品是演技的绝好锻炼和展示,那么国内第一流演员是会见艺技痒的,他们会当仁不让地占领这个舞台。挥洒其惊人的天赋与才华。但事实上不是这样,小品不过是一个小摆饰,它在艺术表演的殿堂里,无足轻重,举足轻重的,是它在春节联次晚会上的地位。
小品是什么?它是戏剧院校上表演课时老师留给学生的作业。把一篇作业交给观众是不礼貌的。这就好比把语文课上的造句习题,拿来当作文学作品发表,让人怎么能够接受?这就是为什么许多职业的资深演电不屑于在电视里演小品的主要原因。让一个已经颇有造诣的表演艺术家来演小品,那无异于是时他的演技表示怀疑,他又怎么能够容忍呢? 其实,小品不仅在"毁演员"。也在毁观众的胃口,毁表演艺术的格调,毁艺术本身。但是,如果我们只把它当作一个游戏、一个搞笑的方式,那就没有什么了,反倒是大好事,毕竟人们找乐子的途径还不是太多。有没有升华小品的办法呢?有。在我的印象里,这整整18届春节联欢晚会中,只有一个小品让人难忘,因为那是艺术,是艺术层面的表达,也带给我们艺术境界的感动,那就是我们国家的哑剧大师王景愚表演的小品《吃鸡》。小品,可以被称为艺术,也可以形成艺术精品,但前提是它最好以哑剧的形式出现。就像当年卓别林做过的一样。
小品贵在让人默然咀嚼,贵在不置一词。古人有"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说法,正适用于小品,但演哑剧的难度很大,创作哑剧和胜任其表演都需要过人的天赋和才气。"民间艺人"是会捉襟见肘的,因为小品毁演员的方式,就是让演员有事没事大嗓门,表情夸张,动作夸张,挥霍情感与激情,把自己变成一幅漫画,把观众当作喜欢漫画、也喜欢尖叫声的孩子。事实上,小品充当了相声的延伸和替身的角色,在好相声短缺的当口,它用强烈、鲜明的肢体语言来为语言壮声势,效果好,结果一切都好。但它使不少观众都产生了盲点和误区,误以为这就是表演艺术,以至到他们真的面对表演艺术时,反倒显得迟钝或是不耐项,这是多么可悲啊! (北京日报 彭俐)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