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毓敏老师最近倒是挺活跃的,不久前出了说戏的VCD,现在又来了四盒唱腔的CD。倒是个好机会全面领略孙老师的唱法。从前也没怎么重视她的唱腔,总觉得离荀太远,对她的“颗粒感”唱法也不以为然。今日听来,力气不像从前那么足了,但还是很亮,看来“亮点发声法”虽然科学但总折不过岁月的磨蚀吧!:)不过孙倒是真得荀之精髓,不学荀先生晚年的气短的毛病,实在是她的极高明之处。记得很久前看到过一位网友曾抱怨现在的荀派演员都是“梅派嗓子唱荀派”,估计是认为现在的演员与荀老先生的嗓子与唱法差的太多罢,这可能未深入了解荀派唱腔,若真学得很像荀慧生也不见的好到哪里去,荀的亲传弟子中有个叫徐凌云的,唱得极像荀本人,但听了一遍就不想听第二遍了,为什么呢?用荀先生自己的话来讲“学我学的再像,不过是个赝品”。显然形似虽然好,比起神似来只能排第二。再说孙,她若放着一条好嗓子不唱,专学荀晚年的唱法,绝不会成名。所以既然用好嗓子自然不会跟着荀先生晚年走,她的唱腔中化用了很多赵燕侠的唱法来增饰自己,但着实不留痕迹,真是不简单。但嗓子好也不要变成“卖嗓”,孙毓敏有的地方就是为了博彩就不惜唱得“穷凶极恶”,如《红娘》中的四平调,“本来是————”的这句腔就是这样。
荀先生有出戏是《霍小玉》,可以称得上是荀派中的“锁麟囊”,其中的唱腔极动听。可惜荀先生晚年没有这出戏的实况录音,倒留有几张唱片,惜嗓不如意,未臻佳境,但还是很动听。孙毓敏的这出戏似乎并非荀先生亲授,但她能唱到这份上足见她对荀派的理解之深。那段流水版真是极得精髓,再有那段“二黄慢版”唱得比宋长荣好的多了。特别是“枕边泪————”这三字唱的极好。我想非荀派爱好者也一定要听听这段唱腔,就会发现荀派唱腔的技巧是极难掌握的。但其中的南梆子就不怎么样,“喜在眉间”的“眉”是念出来的,我就不明白她为什么要这么改。
孙老师的唱腔最大的优点就是“活”,我见很多荀派演员就唱得很死。我想孙老师的理解,积累,工夫与毅力绝非我等之辈所能及,就拿荀派来说吧,有很多东西看得出都是她经过深刻理解后再创造的,若把理解再创造的东西说成是不理解,那才真是外行了。还是那点----我们都没见过荀慧生。真要感叹“余生太晚”了!!
本贴由砚愚于2002年9月09日23:02:40在乐趣园〖中国京剧论坛〗发表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