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舞台上旦角的表演艺术,大部分是男演员创造出来的。前辈们在琢磨女子的生活方式和形态动作方面,长期地刻苦地下功夫钻研,仅仅在手势上就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美好动人的式样,这是可贵的遗产。——梅兰芳”
踏入北京西城区护国寺街9号,梅兰芳故居那方小小四合院,梅兰芳纪念馆主办的“手舞艺术”梅派兰花指摄影展正在展出,这段梅兰芳关于旦角手势的自述,吸引着观众探寻这位京剧表演艺术家“手”的秘密。
53幅摄影作品展现了梅派艺术在不同剧目的人物表演中运用过的53种兰花指样式,每一种手势都有一个诗意的名字,如“雨润”“吐蕊”“承露”“挥芬”“并蒂”等,配有梅兰芳演出时的影像资料,以及与每一样式对应的剧目、人物、情节、唱词介绍。
根据持物与否,这些手势分为“持物”和“徒手”两类,又各自分为多个子类。“持物”分为两个子类,一类为持大物如马鞭、双枪,一类为持细物如珠串、针线纸信、盒盘、提物、花、酒器、笔、扇。其中持扇的手势有9种之多,令人惊叹。“徒手”分为表示情感、方向、生活、礼仪、数字、叙述和固定搭配7个子类,其中表示情感的手势最丰富,多达11种,涵盖了喜悦、赞美、惊讶、气愤、拒绝、惧怕、伤心、无可奈何8种情感。有些手势为一种情感赋予了多种表达,如“翻莲”是大的惊讶,“双翘”是小的惊讶,在京剧《霸王别姬》中,虞姬闻楚歌后,即用到这两种手势,显示虞姬内心的挣扎与恐惧。表示方向的手势有8种,仅指向自己的就有三种,“蝶恣”是指自己,“笑日”是指头部,“露滋”是指面颊,分工精细。这些手势既来源于生活,又体现着梅派艺术对美的追求。
俄罗斯绘画大师列宾曾说:“手是人的第二张面孔。 ”法国著名画家德垃克洛瓦也曾说:“画中人物的手应当像脸一样富有表情。 ”梅兰芳十分重视京剧表演艺术中旦角手势的情感表达,正如他的琴师徐兰沅所言:“梅兰芳之手,是开剧界未有之奇。 ”
梅兰芳的手势艺术在历次访日、访美、访苏演出时曾获得高度赞誉。苏联戏剧家梅耶荷德就曾表示:“我没有在舞台上看见过任何一个女演员,能像梅兰芳那样传神地表演出女性的特点。 ”“可以直率地说,看过梅兰芳的表演,再到我们的剧院去走一遭之后,你们就会说,是否可以把我们所有演员的手都砍去得了,因为它们毫无用途,它们既不能表现什么,也不能表达什么,或者只能表达一些不该表达的东西。 ”
以往旦角(青衣)表演时为表示庄重,较少露出手来。京剧表演艺术家时小福、王瑶卿等相继打破陈规,在表演中运用手势,梅兰芳在多位前辈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经过艰苦的手势训练和革新,创造出丰富精美的各类手势,其数量远远超过53种。梅兰芳之子梅绍武曾说,“父亲平时注意观察生活,观察绘画和雕塑,如洛阳的龙门石刻和太原的晋祠侍女塑像,悉心研究人物的手势姿态,从中吸收养料。他认为,祖国的许多艺术珍品,对一个演员来说,平日看在眼里,记在心头,在丰富表演上是有极大的益处的” 。
展览中还介绍, 1935年,戏曲史论家齐如山著作《梅兰芳艺术一斑》由北平国剧学会出版,书中首次将梅兰芳手势整理成53式,并配有图片,成为探索梅兰芳手势艺术的重要资料。然而这本书只罗列了图片、名称、剧目,没有进一步探讨,且时间久远,很多图片已经模糊不清。此次展览,梅兰芳纪念馆重新挖掘和梳理了梅派手势艺术,研究人员俞丽伟为每一手势拍摄了清晰的摄影作品,并对其出处作简要说明,在“五一”小长假期间举行的预展中,一帧帧优美的兰花指摄影作品吸引了许多游客一边参观,一边模仿。(记者 怡梦)
(摘自 《中国艺术报》)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