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报讯 曾被鲁迅评价为“多智而近妖”的诸葛亮,在中国京剧院新编古装剧《泸水彝山》中退去了神话色彩,不再是那个穿八卦衣、摇鹅毛扇的半人半仙,而更富人情味儿了。
虽然依旧是讲述“七擒孟获”的老故事,但中国京剧院院长吴江笔下的《泸水彝山》却多了几重新鲜感。通过描写“擒与纵”的过程来表现诸葛亮为何而战、为何而擒、为何而纵的内心世界,从而展现其“攻心为上、以德安邦”的最终目的。除保留了原越调《七擒孟获》中“大帐”、“洞府”、“祭江”等经典场次外,又增添了“诱饮毒泉”、“孟齐之死”等故事,还强化了藤甲兵的威风凛凛、杀气腾腾。导演高牧坤对“火烧藤甲兵”的场面调度和武打、布景、设计、灯光均颇为自得。这场戏中,通过化用电影中的“平行蒙太奇”手法,表现出蜀军与藤甲兵在同一时间里的不同空间中进行的多重厮杀,尤其是利用灯光映射出的火焚场面更是令人叹为观止。
“以前,诸葛亮在人们心中总近乎‘神仙’,甚至是‘妖道’,这出戏把他人性化了,不再刻意夸张他的神机妙算和料事如神,他也要抖水袖,甩髯口。”在《泸水彝山》中主演诸葛亮的张建国说。
在《泸水彝山》的六场戏中,诸葛亮出场四次,少了几分沉着稳重、含而不露的仙风道骨,增加了几许鞠躬尽瘁、殚精竭虑的身先士卒。面对刀砍不透、箭射不穿、落水不沉的藤甲兵,诸葛亮思索再三才狠下心来采用火攻。张建国说:“我体会,诸葛亮在烧与不烧之间的选择是十分艰难痛苦的,不烧则无胜算,火烧则片甲不留。按照《三国演义》记载,火焚藤甲兵是让诸葛亮‘折寿’的原因,因为这一计策伤亡的人实在太多了!”
“火烧藤甲兵”后的“祭江”又是诸葛亮的一折重头戏,当蜀将关索出于愤怒而鞭笞孟获时,诸葛亮夺过鞭子交与孟获,让其处罚关索。“不这样做,七擒七纵就将毁于一旦。”张建国说,这时诸葛亮有一段非常感人的念白:“大王你看,这波涛滚滚的泸江几经血染,死了多少无辜的彝汉儿男!鲜血染红尸骨横漂,你我身为主帅,若早日和睦友邻,岂有昨日的惨状?”其后数十句的[反二黄]“泸水涛涛波浪滚,祭一祭死去的彝汉亡灵。……苍天哪,若要责若要怨就对我诸葛孔明。”道尽诸葛亮的心声。
据悉,《泸水彝山》的首演将在保利剧院。张建国说,届时诸葛亮将穿着一套崭新的改良行头亮相,无论颜色还是图案都有很大改动。究竟是身穿八卦衣还是鹤氅?是头戴软巾还是硬头饰?谜底只有当日见分晓了。(记者 吴焕)

(摘自 《北京娱乐信报》)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