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高盛麟
整理:周笑先
旧社会科班里流行一句谚语,说是“不打不成材”,因此坐科学戏没有不挨打的,我当然不能例外,这是那个时代普遍实行的教学方法。说句平心话,我们富连成在这方面还是比较好的,叶春善师父,萧长华、郭春山等老师比较开明,他们很喜爱学生,所以不随便打骂。萧先生教过我不少戏,可一次也没有打过我。当然,如果学生犯了班规或者在排演、演出中出了大错儿,那也难免要挨打的。
有一次,王连平先生给我排《火烧余洪》,要穿大靠走一个“倒扎虎”,由于我的“范儿”没起好,把靠旗杆全弄折了,结果挨了一顿打,还罚了跪,我自己气得直哭。我们叶师父在这方面对学生是一视同仁的,而且越是他的儿子、侄子,要求越是严格,真是“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记得有一次,我和盛章师哥演《三岔口》,我扮演的任堂惠站在台口喊“店家”,盛章师哥的刘利华从下场门翻上,不料劲儿太大,翻到了台下,掉到一个观众身上。演出之后,叶师父叫掌刑的大师哥郝喜伦执法,盛章师哥是主犯挨的多,打了二十板子,我是陪打的挨的少,打了五板子。打完之后,还罚我们两人跪在一起不许睡觉。我们私底下就发生了纠纷,盛章师哥埋怨我在台上的地方站的不对,我埋怨他翻到台下,害得我挨打。两人各执一词,谁也不认错,越争越动火,直到你推我一下,我搡你一下地干起架来。不过,这种“交火”方式是在黑暗的课堂里跪在地下秘密进行的,嗓门都压得很低,谁都怕惊动了师父要再次挨揍。跪了一个多小时,值班的老师才叫我们去睡觉。后来,我们出科搭班在一起演出时,一想起这事,两人都乐得不得了。我还经历过一次“打通堂”的大事件。什么叫“打通堂”呢?在科班的演出当中,如果有某个人犯了严重过失,把戏演砸了,那么,凡是参加这出戏演出的人就都得挨打,这就叫“打通堂”。
有一次,我们演《长坂坡》,赵盛璧的赵云,叶盛茂的曹操,陈盛荪的糜夫人,贯盛习的刘备,我扮了一个“曹八将”。戏演到“掩井”一场,陈盛荪的糜夫人中箭上场了,按规定要唱几句[散板],唱词是:”随定难民逃性命,不想中了箭雕翎,怀抱孩儿珠泪滚,喂呀我的儿呀!……身带箭伤怎样行?土墙之内把身隐,大量我命难保存。”唱完这几句[散板]后再坐在土台上。接着就该赵云上场了。在陈盛荪出场之后,正当场面为糜夫人开唱起[散板]之际,当时扮演曹操的叶盛茂在后台和几个同学聊闲篇,一位老师过来对他说:“嘿!别聊啦,一会该你上场了。”叶一听老师这话,心里有点不自在,忽听到场面胡琴起了过门,就糊里糊涂墙在陈盛荪之前开口唱出了曹操的闷帘[导板]“旌旗招展龙蛇影”。拉胡琴的老师一听不对茬儿,立即收住了。这一下就把陈盛荪的糜夫人的词儿全给打回去了,等老师再起过门时,陈却愣在那里张不了嘴,在台上急得直哭。赵盛璧比较机灵,一看台上“砸锅”了,就来了个“救场如救火”的应急办法,赶紧在幕后高声叫板:“马来也!”紧接着在[扭丝]的锣鼓声中上场了,这才算把“掩井”这场戏演下来。
可事儿还没完,叶盛茂出了这么个大错儿,心里非常紧张慌乱,等场面上起了[西皮导板]过门,该他唱“旌旗招展龙蛇影”时,却把这句词忘了干一干二净,也张不开口了,旁人捅他叫他开唱,他还是傻愣愣地呆站着唱不出来。拉胡琴的老师又再起过门,后台一位老师也赶紧跑过来给他提词儿,他这才开唱出了场。等戏演完了回到科班,那还有不“打通堂”的吗?
叶盛茂是主犯,第一个“受刑”,他挨了三十大板,其余的人,不论主角配角,龙套马夫,每人都挨五板子。按说赵盛璧在这天晚上“救场”是立了大功的,应该免打吧,但照样挨了五板子。台上谁出了错儿就打谁嘛,为什么没有出错儿的人也要挨打呢?老师的理由是,每人打五板,是为了让大伙好好记住这个教训,下次就不出错儿了。我只举这两个例子,是要说明我们叶师父的为人。叶盛章是叶师父的亲儿子,叶盛茂是叶师父的亲哥哥叶福海的儿子,是他的亲侄子,这俩人在台上出了错照样不能放过,可真算是“铁面无私”了。这些做法使大伙都服气。其实,叶师父平时很疼爱我们,甚至像俗话说的还有点爱“护犊子”。
(摘自 《高盛麟表演艺术》)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