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11月10日
中国大戏院
在我的印象中,张建国真的很少来天津,要么就是匆匆忙忙清唱一段助兴,尽管还是那样一如既往的认真,但观众听来,总是大有叹为"听"止的遗憾,在我看来最痛苦的莫过于戏迷不能过足戏瘾,听到尽兴,颇有点备受熬煎的感觉.张建国每次来天津也总是同时带来一个最大的悬念:不知何时再闻君。
尽管仅是《碰碑》一折,久违了建国的天津戏迷又岂肯错过这难得的机会呢!金乌坠三个字还未唱完,掌声却已然响彻了整个中国大戏院,是啊,谁又能拒绝这纯粹的艺术带来的享受,又怎是一个"好"字所能包容得下呢?没有高昂,没有卖弄,有的还是奚派那特有的艺术魅力和建国用心对它的诠释。悲怆之中见着楞角,含蓄之中蕴育着张扬,百转迂回,委婉流畅,深沉之余又好似箭在弦上,一触即发.每一句唱词都是一件艺术品,被建国雕琢得如此完美,精致,用苍凉悲哀的情感,成功地塑造了杨继业这位年迈忠勇,大义凛然的民族英雄.此时此刻,老令公那盼兵兵不到、盼子子不归的心情被他刻划得是如此的淋漓尽致,感人致深。从慢板到快三眼再到原板,一句紧似一句的旋律,深深的打动了台下每一位戏迷的心,甚至不忍心用掌声去破坏这融洽的氛围,台上台下,已然融为一体,观众为令公的遭遇所叹息,更为建国的艺术成就所折服。
"寻一个避风所再作计较",令公转身蹒跚而去,红色的大幕缓缓地拉上了,观众用最热烈的掌声给建国的表演作了最高的评价,再一次对张建国有了全新的认识,也再一次领略了奚派的艺术魅力。
今夜,天津戏迷在洞箫声中陶醉……
本贴由楠楠于2001年11月11日11:27:14在乐趣园〖中国京剧论坛〗发表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