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开端良好的演出市场在近期遭受“非典型肺炎”灾难的无情重创。几百场计划中的演出被迫取消或延期,在北京、广东、上海、香港受“非典”影响的许多场令人瞩目的中外演出,令演出商、艺术表演团体、演出场所、票务公司、舞美、音像制作等演出相关企业蒙受了不同程度损失。面对突如其来的横祸,我们的演出行业表现出相当的成熟。纷纷见诸于报端的停演公告,宣布无条件地退票并向购票观众致以歉意,退票工作井然有序地进行着。停演公告使得我们为演出行业损失惋惜的同时,也赢得了观众对演出主办者的深深敬意。
抵御“非典”外的不和谐音
然而在演出业内部,我们也听到了一些不和谐的声音。个别演出场所拒绝退还演出主办者预交的演出场租;个别艺术表演团体和个别演员拒绝退回演出定金;个别票务公司坚持索要退票的代理费;个别媒体拒绝退还尚未刊登的演出广告费,个别演出商拒绝退还赞助费等。一位演出主办人在与某剧场联系退还不能如期演出的租金时,剧场一口回绝,演出方希望剧场顺延档期,剧场也百般搪塞。我们此时不怀疑他们手中演出相关合同法律条文的合法性,在法律的意义上,他们有理由拒绝承担某些经济责任,但面对不可抗力带给全人类的灾难时,需要我们有同舟共济,共渡难关的人文情怀。
演出行业脆弱且多风险
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世界范围科学家的共同努力下,“非典”是很快会被降伏的,但演出从业人员也要从中汲取惨痛的教训。
演出行业是一个脆弱而多风险的行业,不仅有政治文化约束风险、法律约束风险、宗教民族约束风险、运营能力风险、安全风险,还有这种不可抗力风险。战争和疫病都是法律上规定的不可抗力,为期一个月的对伊拉克战争,对美国的文化、娱乐演出、体育等诸多领域造成了巨大损失,在百老汇,一个星期27场音乐剧的演出票房仅有1250万美元,比战争前一个星期跌落了1290万美元。电影收入下降24%;唱片销售下降7%。而“非典”对中国演出业的打击,在短时间内将难以恢复。
如何避免和承担演出风险
首先要学会识别风险,一位资深演出经纪人在研究了2003年年初罗大佑在广州的演唱会举办的情况后,就放弃了预定5月18日在广州举办的另一场演唱会计划,避免了不必要的损失。其次,演出经营者要学会最大限度地规避风险,建立有效的风险控制机制,购买演出项目风险,在风险一旦出现时,在最短的时间内,启动应急方案,把风险带来的损失降至最低。最后,是要学会应对风险的心态。知道在什么时候,什么事情最应该做;什么事情最不应该做。
目前出现的演出暂停或延期,包括文化市场中的展览、博览会、交易会的暂停或延期,并非主办人、承办人的主观责任,但由于活动的过程是有连续性的,许多前期的工作已经做了,费用也发生了,例如预定在香港举办的滚石演唱会,大部分演出票已经售出,仅在香港一地就已售票8000张;某交易博览会前期费用已经投入近百万元,展位也基本预定出去。出现“非典”问题后,演出方面宣布无条件退票或延期换票(“滚石”表示理解并根据情况尽快安排延期日程);与演出相关的企业(演出场所、舞美、录音、售票代理)已经就善后问题达成理解备忘录,各方合理负担已经发生的损失。博览会方面,宣布退回展位预定金,共同主办三方按照原订投资收益比例来确定前期费用负担比例,联合清算并已经达成善后工作备忘录。在这些事例中让我们看到了商人的社会责任感和经营哲学,也看到了他们为减少损失所做的一切努力。香港演出商说“与人的生命相比,一切都不重要”;北京文化博览会负责人说“输得起的人,才会赢得起,企业形象最为重要”。他们的作为告诉我们:社会责任压倒一切商业利益。
演出行业要共渡难关,需要行业内部的互相帮助和互相提携。特别是在遭遇不可抗力侵害时,道义会高于本位利益,勇于承担责任,自愿分担风险应是我们行业成员的共同选择。学会识别风险、规避风险,更要学会团结起来,共同抗御风险。经历过“非典”的考验,我们的演出行业会大步走向成熟。(健之)
(摘自 《北京日报》)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