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康盛剧社组建于2004年5月23日。2006年正式在市民政局注册登记。其业务主管单位为镇江市文广新局。2007年底正式落户于京口区四牌楼文体中心。四牌楼街道提供了可以容纳近200人的小剧场以及办公室和仓库等必要的活动场地和设施。剧社的主要成员是原市京、扬、话等专业团体的几位主要演员,在各类大赛中涌现出来的中、青年优秀票友,形成了京、扬、话等多剧种并存合作,编、导、演、乐队齐全的基本格局。

剧社自成立以来,深入社区、企业、部队、院校演出了600余场,进入过“和平杯”,8上央视,获得省以上各类奖项35个,还出版过两本戏剧曲艺专著。先后被省文化厅和省广电集团授予“江苏省特色文化团队”和“江苏省优秀剧社”光荣称号。

剧社是执行理事会领导下的社长负责制,理事会是剧社的最高权力机构,日常工作由社长负责组织实施。剧社也在长期的学习和实践中,形成了独特的工作思路与管理方式。

实施“黑头发”战略,改变了票友队伍的年龄和文化结构。

10余年来,我们通过送戏到大学,送戏到部队,送戏到企业和辅导基层开展各类戏剧活动,吸引了一大批“黑头发”加盟康盛,大大改变了票友队伍的年龄和文化结构。我们还和江苏大学“兰韵京剧社”、桃园小学的“小杜鹃京剧团”,结成了“黑头发”战略联盟,并多次请来了京剧名家来剧社开展辅导交流活动,为戏迷票友队伍培养了后备力量。

活动无围墙,排戏有门槛,让普及与提高相辅相成。

剧社在长期的学习和实践中,逐步形成了“活动无围墙,排戏有门槛”的规矩。“活动无围墙”是指剧社敞开大门,以戏会友,每逢京剧活动时,票友们都可以到康盛来唱上一段。“排戏有门槛”,是指遵循艺术规律,剧社每逢排新戏选角色时,牢牢把握原则,“谁合适”谁演,绝不考虑其它因素。如排现代京剧《杜鹃山》时,温其久、郑老万和几个团丁找不到合适人选,社长吕国泰说:不能到老艺人和老票友圈子里去选。因为他们身上传统戏的痕迹会影响人物塑造。最终选了话剧和扬剧的票友来扮演,结果在演出中都很称职,并使该剧形成了整齐的阵容,在央视比赛时受到了评委们高度赞扬,并一举获得了CCTV全国第四届京剧票友大赛的团体金奖。

请名家指导,在继承中创新。

中青年票友是剧社的重点培养对象。我们先后请来了:陈少云、陈吟秋、刘桂欣、陈淑芳、贯镇山等德艺双馨的京剧名家来康盛指导排练,有海派京剧《甘露寺》;现代京剧《杜鹃山》;新编历史京剧《谢瑶环》;传统京剧《李逵探母》等剧目让主要骨干学到了高超的技艺,和老师们的崇高品质。

我们还编创了一批原创剧(曲)目,如:京歌联唱《我们都是镇江人》,新编神话京剧《八仙过海》,儿童京剧小品《小戏迷的星期天》、童话小京剧《鹿乳奉亲》等。这些剧目新鲜活泼、接地气,深受广大观众的欢迎,还能与政府企业行为的活动接轨,为剧社争取相关经费的支持起了十分关键的作用。

在剧社小剧场的大门上,贴着对联:

中国梦、康盛梦,大梦小梦同圆伟大复兴梦;
  神州情、梨园情,亲情友情汇聚人间鱼水情。

这幅对联寄托着全体“康盛人”的梦想,我们靠超前的思想理念、科学的工作思路与和谐的人际关系“三大法宝”,引领着剧社不断进步。

江苏省镇江市康盛剧社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