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砚秋先生在1954年编演了《英台抗婚》,这是他一生中最后的一个新编剧目,造诣殊深。美中不足的是,程氏演该戏时已是晚年,身体发胖,扮出戏来,已不可能具有祝英台的那种端庄、纤丽的俊美形象。而程用声音和演唱所塑造出来的诉诸观众听觉的恰恰又是那样一种美的形象。这次该剧"音配象"的成功,可以说是弥补了这方面的遗憾。

李佩红在为程师祖的配像中,女扮男装,儒雅潇洒,既不扭捏,也不浮躁,既有书生的清雅,又有女性的俊秀,形象刻画十分出色。她的表演与程的唱念的深沉舒缓、低抑而坚韧的情感节奏,也配合的和谐密切。最后一场"祭坟"以后是浪漫主义的"化蝶",用充满乐观主义和优美幻想的载歌载舞结束全剧。程原来设计了一场热烈优美的歌舞表演,但可惜演出时,已经有些力不从心了,音乐伴奏的旋律、节奏依然如旧,但舞台演出却只能点到为止了。后来有些"程派传人",由于基功太差,不敢轻易尝试,而是在英台跳入坟中自殉后就结束了全剧,把"化蝶"一场索兴删掉了。而这次李佩红的配象,却能发挥所长,沿循着原作的乐曲,与山泊翩翩起舞,矫捷飘逸,娟秀优美,如风如云,如梦如幻,旋舞如灵蝶,飞契似游仙,把化蝶一场的浪漫主义理想和乐观主义的热望,用优美的歌舞表演升华到最高潮。

李佩红原工刀马武旦,改工程派近10年来,经不断学习、磨炼,在掌握程派温文恬静的表演方面,已渐能从容自如,得心应手,更可贵在于毫无飞扬浮躁之感。而有的自命为程派传人的表演,却飞扬浮躁,甚至面部表情五官挪位;比如有人的两片嘴唇,一嘬一咧、一努一瘪,一扭一撇,不停地抽搐,以来炫示自己的表情丰富,殊不知这不仅以丑为美,而且给一些缺乏欣赏经验的观众以误导,使人误认为这就是程派特色。

本贴由七旬戏人于2001年8月23日22:49:10在〖中国京剧论坛〗发表.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