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看明史,尤其是明朝初年的历史,但是京剧在这方面的戏目好似并不多,为数不多的几出也就是《状元印》,《战太平》以及《九江口》,但都没有太大意义。
马连良先生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和晋剧著名女须生丁果仙先生交换剧本,得了一出原来是晋剧的《串龙珠》,进行了改动后,也就成为了《反徐州》,这出戏较之以上的剧目,有了很大进步。
首先这出戏有民族进步思想(我当然不是在此挑拨民族矛盾),但是元朝在统治的时候的确把人化为四个等级,对待老百姓相当严酷,老百姓甚至连名字都没有,只好用数字代替,明太祖朱元璋的小名叫做重八,其实就是这么来的,而这出《反徐州》又产生于抗日战争时期,不能不说有其民族进步性。
其次是人物的刻画,马先生在刻画人物上是一流的,在刻画了很多有名的历史人物后,他在这出戏里面又塑造了一位新的形象:徐达(虽然这和历史上的徐达有些出入),但是却是非常成功的。
我当初看《明史?本记一百二十五卷》(也就是专门写徐达)的时候,就非常欣赏这一人物,因为他“功高不伐,受命即出,成功即旋,财宝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昭明乎日月,中正无疵”,可以说是很令我钦佩(也就成为了我的偶像),当然《反徐州》里面这些并没有说,而是虚拟他做徐州知府的一段故事。
首先一开场马先生的徐达上场先唱的是西皮三眼,这是他走在劝农路上演唱的,由于当时还没有矛盾冲突,所以整体唱段相当平稳,只是把徐达为什么要做官的原因和心情告诉了观众,也表现了其空有凌云志而无法实现的情绪。
接下来在劝农的时候,徐州王完颜龙践踏农田,村长侯伯卿前去辩理未果,徐达也去解劝,完颜龙却让他拷打侯伯卿,马先生在这里设计的是二黄碰班转原板,尽管是原板,但里面充满了矛盾,一方面是无辜受屈的老百姓,另一方面又是作威作福的王爷,尽管徐达心里并不愿意打,但是为了息事宁人,他又不能不打,马先生在唱词里便唱到“可怜你生乱世不如鸡犬,谁叫你不量力有谁可怜,这才是自作自受休得埋怨”。
然而矛盾并没有因此结束,侯伯卿还是被游街示众,接下来完颜龙又斩人手腕,剜人眼目,屈打店主康茂才,这一系列的冲突已经发展到了民怨沸腾的地步,而这些案件也都堆放到了徐达的面前,于是马先生此处又是一段西皮散板。
散板最难唱,但是马先生的这段散板却十分精彩,前四句说明了这些冤案,“这一个刚告道被断去了手腕,那一个又告道眼被贼剜。这一个告的是屈打良善,那一个又告道平白地遭奇冤”;接下来的“完颜龙他本是皇家的亲眷,我徐达官职小无有威权”,是在比较自己和对方,一大一小,一个有权有势,一个不过是个有名无实的知府,于是他想到了“如不然将这些案甩手不管”,但是他又听到了来自百姓们的声音“又听得百姓们口呼青天”,怎么办?是仍旧息事宁人,还是反抗?“左难右难难坏了我,一时无计两周全”,这两句词虽然有些象《二堂舍子》里面刘彦昌的那段二黄原板,但是所不同的是《反徐州》产生的矛盾是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之间的,相当尖锐;而《二堂舍子》则是在情感上面所产生的,一个是前妻的孩子,一个是现在妻子的孩子。按照一句以前的话就是属于“人民内部矛盾”。
再说《反徐州》,就在这群情激愤的时候,乐儿(完颜龙的爪牙)非要把一个厨子接替徐达的官职,立时导火索被点燃,徐达以及其他受冤屈的百姓已经忍无可忍了,于是造反开始了,马先生在这里便只是加了一段快板,是原来本“叹英雄枉挂那三尺利剑”后面的流水改得,相反是先一句“徐州城百姓齐造反”,而后转快板,接下来就是武打场面了,最终完颜龙父子被杀,大快人心,全剧结束。
这出戏马先生把徐达从忍让到最后决心起义演的很有层次,他也曾犹豫彷徨过;他也曾幻想过,但最后还是毅然决然的走上了反抗的道路,不但唱段出彩,就连念白(如在郊外劝农和在城楼斥责完颜龙)也大有不同,使人物性格既复杂,又鲜明,很生动,按马先生自己的话说他也非常喜欢这出戏,一直演到了他被迫脱离舞台。
我也很喜欢这出戏,这里面的大部分唱段我也很会唱,我总觉得似这样的好戏为什么没人或是很少有人会,相反却为什么非要花费那么大的人力物力新编些不伦不类的所谓的京剧精品。
由此我想到了很多演员其实许多传统剧目演的并不怎么样,会得也就那么几出戏,还非要演一些寻求某些人感官或是心理上的刺激的新剧目,又有什么用处呢?
好剧目流芳百世,而现在的京剧作品,不要说一世,恐怕不几年就化作清烟了。
最后引我自己的作品一句话,不要为了一时的需要,而毁了自己的一世。
本贴由宇希先生于2003年6月20日12:14:34在〖中国京剧论坛〗发表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