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些补充、更正 基本上是对的,不过有的是较早的资料,由于近年来戏曲研究的深入,原有些悬而未决的疑团逐步解开,如:
① 二黄腔起源,我在文革以前看《人民日报》上就按你的文章上介绍,出自湖北的黄梅、黄冈,而且很肯定,我那时上初中,记忆犹新。后来逐渐出现质疑文章。现在基本上已确定,"二黄"实乃江西"宜黄",是江浙人方言"宜"与"二"读音非常接近,讹变而来,再通过徽调和汉剧向外传播。
② "吹腔"是板腔体的鼻祖,因产生与甘肃东部,又称"陇东调",或"西秦腔"。魏长生进京所唱的秦腔实乃原始的吹腔,有当时的描写,是用笛子伴奏的。康熙年间的陆箕永语:"一派秦声浑不断,有时低去说"吹腔"";当时四川绵竹的魏荔彤语"学得秦声新依笛"。更有证据是,四川绵竹籍的李调元在此之后几十年还称"吹腔……词调蜀中甚行"(雨村剧话)。而后世由吹腔演变的秦腔,以及各类梆子均改为胡琴伴奏。不过在早期,许多场合人们还把吹腔并入梆子之列,如中就存在这种现象。(《车王府曲本》是京剧形成初期的重要文献性资料)。"皮黄、梆子两下锅"班社中的梆子,有的是吹腔,有的是河北梆子。
③ 吹腔(陇东调)与南北曲有直接关系,由弋阳腔等曲牌(如[下山虎])演变而来。弋阳腔演变为明代的早期陇东调,清代进一步分化为吹腔和二犯(后在南方讹称为"二凡")。进入山西成为勾腔、二犯;进入陕西成为秦吹腔、潼关调(京剧古城会中的吹腔,以及安徽石牌腔的男腔);四川的吹腔魏长生进京后演变为河北梆子的小慢板;而二犯则成为现川剧的二流、三板。勾腔除了在山西平阳乱弹以外,现保存在许多南方乱弹戏中,如绍兴乱弹的"三五七";扬州徽班的"扬路";石牌调(原称枞阳腔);芦花调等。
④ 宜黄腔俗称"二凡"(二犯之讹),乃"二黄腔"的原始曲调,于乾隆初年废管乐改用胡琴,故又称"胡琴腔"。这是创举,之后我国剧种大多一胡琴伴奏,即以宜黄腔为发端。原板即"二流";"二黄头"则成为京剧的"二黄慢板"及汉剧的"二黄慢三眼"。其中由第四句发展而来的 "十八板"在京剧中又称"回龙腔"。
(注:二黄的产生与安徽的吹腔,包括石牌调、安庆调均无关系。)胡琴腔形成以后,然后才增加了"反调",京剧谓之"反二黄",且与湖北黄梅采茶戏中把青阳腔的曲牌[苦飞子]改造为"还魂腔"有关。
⑤ 拨子来源:陇东调发展为西秦腔,再由笛转变为胡琴为主奏时,由其中的"上六"弦(1、5弦)产生了枞阳腔,又成为石牌调;而同样定弦的正宫二犯则发展为"老拨子",京剧叫"高拨子"。"拨子"系安徽人梆子的方音。
⑥ 四平调:江西宜黄腔中的勾腔(平板吹腔)→平板二凡,就是京剧中的"四平调"。
⑦ 西皮腔:陇东调吹腔的"批子"为宫调式,曲调被湖北的西秦腔(也是由吹腔演变而来)再吸收,变为襄阳腔的"二流板"继而又演变出三眼板,并成为襄阳腔的主体。湖北艺人将这种由陕西"批子"变出的腔调称为"陕西皮"(至今汉剧一直叫散西皮),以后简称"西皮"。与此同时,将原宫调式演化出的徽调式唱腔则为西皮调的女腔。男女分腔是襄阳腔转化为西皮调的重要标志之一,如今只有湖北的襄河越调才是真正历史上原来的襄阳腔,男女仍均为宫调式。其中,汉剧的散西皮→京剧的西皮慢板;汉剧早期的西皮二六板→京剧的西皮原板。
⑧ 现在京剧中的西皮二六板是由魏长生秦腔直接发展来的,与西皮原板、慢板不是出于同一声腔体系。徽班的"西皮二六板"叫"望家乡",京剧中西皮快板的开板锣鼓"紧锤"俗名"望家乡",以区别"二六板"名称。
⑨ 楚调:即原"襄阳腔"。乾隆末年,西皮与二黄综合而成的"皮黄戏"首先出现在鄂北襄阳一带,继而影响整个湖北,取代了原襄阳腔的地位后不久知识命名为"汉调",后称"汉剧"。
咚咚锵鸣谢作者供稿
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
昆曲站点推荐:《袅晴丝——中国昆曲网》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