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出《二进宫》,唱了多少年,听戏的莫不熟知这是一出纯唱工戏,青衣、花脸、老生三个角色从头至尾一直在唱,几乎没有道白,也没有繁杂的身段,更无开打动作。但是如何理解戏里人物的心理活动,把戏演活了,现在的演员往往注意不够,掌握不好,只是一味卖力气傻唱。
仔细分析,戏里三个人物,其实都有非常丰富而跌宕的心理活动。戏名叫做《二进宫》,那“头进宫”自然是前边的《大保国》了,那时的李艳妃是铁了心,不管是娘家爹执掌江山三年五载,还是儿子当皇上,反正都没有她的亏吃,对徐延昭和杨波的话自然听不进去。以至话不投机在金銮殿上动了家伙(金镶玉玺对御赐铜锤)。但她毕竟是个寡妇,事情发展到这般地步,也没能把犯上者怎么样,仅仅给戴上了“二大奸党”的帽子,“赶出朝房”了事。
往后形势逆转,她授人以权却被软禁起来(封锁昭阳断了水火),越来越感到不妙。而徐杨二位呢,杨波此时已把私家掌握的军队调动了来,壮了自己的声势,也可以说是“枪杆子里边出了政权”。这时候,再来个“二进宫”,三个人的内心当然是思绪万千的。徐延昭,倒是比较简单,做为大明开国元勋徐达的后裔,他和大明朱氏王朝有着极深的渊源,又搭上本人官高爵显,老本儿是足够吃一阵子的。他只想着趁此机会教训一下娘娘,然后用杨波的父子兵解决李良的篡权就可以了。所以在二进宫之前只告诫杨波“不行君臣大礼,给她个样儿瞧瞧就行了”。杨波呢,想得就比较复杂了,他是通过了“十年寒窗、九载遨游、八月科场、七篇文章”的个人奋斗,才一步步爬上来的,但只不过是个副部级的干部(侍郎)。虽然手里有点武装力量,究竟命运不能自主。所以不能像徐延昭那样气壮地大模大样,没进宫之前先和徐延昭表明思想顾虑。当徐邀请他同行的一声"大人请"之后,杨波委婉地回云:“千岁。”(请注意,谭派在这里不念“千岁请”,而只念“千岁”两字)表明了他此时的真实思想是有所顾忌的。而此时的徐老千岁则忙不迭地做思想工作并且打保票“老夫保你满门无伤”,才与杨波相偕二次进宫。
李娘娘呢,此时已六神无主了。见这二位来了就像落井之人抓住了救命绳索。二人对她冷嘲热讽,她只能听之,并不断用好话应付。这时候徐杨二人的心态又不同了。杨波想的是您徐老千岁是世袭罔替又有铜锤在手的王爷,绝对是旱涝保收的铁杆庄稼。而自己若不趁此时机叫上一板就会坐失良机,于是乎借机拿糖。徐虽老迈但不糊涂,马上点出“快给杨波加封号”。于是娘娘给了许诺,杨的心理得到了满足,对徐的称呼也改成了平起平坐的“皇兄”来。于是乎皆大欢喜,戏也就到此结束了。
看来,《二进宫》戏里人物的心理活动丰富得很,只要三位演员在表现角色的内心世界上多动动脑筋下些功夫,是会唱出“情”和“理”来,而绝对不是一出“死”戏。

(摘自 原《梨园周刊》)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