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金唱片奖获得者王毓宝
由中国音像业协会、中国唱片总公司以及部分中央媒体联合主办的第四届中国金唱片奖日前揭晓。在众多艺术门类的艺术家中,我市天津时调表演艺术家王毓宝获此殊荣。
昨晚,记者采访了这位将天津时调唱向一个艺术新高峰的老艺术家。
王毓宝是天津市著名天津时调演员,现为天津市艺术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天津市曲艺家协会理事。她的嗓音宽、亮、圆、甜、冲,表演清新,不俗不媚,有浓郁的乡土气息。代表曲目有《七月七》、《喜荣归》、《鱼樵耕读》以及《红岩颂》、《军民鱼水情》、《心中的赞歌》、《梦回神州》等。1958年她以《翻江倒海》参加了全国第一届曲艺汇演,获得好评。
王毓宝操一口天津话,快人快语,透着爽快的性格,就像她演唱的天津时调甜美、脆生。王毓宝的父亲叫王振清,是时调名票。她从小跟着演出,嗓子好,学得快,六七岁就会唱,后来家庭困难了,就下海了。那时只是为了帮大人养家糊口,没想到干到现在,还拿了这样一个大奖。她对记者说,上周,家里接到电话,传来了这个好消息,真叫人高兴。躺在床上,想想这几十年走过的风风雨雨,激动得一夜没睡着觉。
年近八旬的王毓宝已有三年多没唱了。可今年,看到天津日新月异的发展,她抑制不住心中的情绪 ,在津门曲荟和国庆晚会上,又放开了她那甜亮的歌喉,让听众一饱耳福。平时不唱,就向学生授艺,业余的,专业的,外地的,本地的,北方曲校,数也数不过来。
跟王毓宝聊罢,记者又采访了本届评委薛宝琨。薛宝琨介绍说,讨论时,曲艺组定下了关学曾、袁阔成两位曲艺艺术家,他提出来天津的王毓宝亦当获此殊荣。他讲道,自明清以来至今为止,天津民歌中情彩很重的一部分都保留在时调里。解放前,在王毓宝之前有好几位名家,但她们的演唱多是很悲凉的,而王毓宝赶上好时代,在多位弦师和词曲作家的协助下,将时调荡尽了悲凉,融进了高扬的精神,使天津时调成为单曲体的独立曲种,从而唱遍全国。在《曲艺晚霞工程系列·中国曲艺名家名段珍藏版》唱片中,王毓宝唱的是《放风筝》,这段唱表现三个天津女孩子玩耍时的情态,王毓宝唱得高亢嘹亮,既有鲜明的天津味道,又自然糅合了普通话的语音,音色醇厚优美,气质雍容大方,特别是清甜俏丽的“疙瘩腔”既唱出了女孩子们的开朗热情好动,也唱出了天津市民文化背景和市井风情。此番提议,得到众评委的一致认同。
薛宝琨说,在天津,像王毓宝这样的艺术家还有不少,他们是天津这个曲艺之乡的坚强力量。
(摘自 《今晚报》)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