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我对叶盛兰先生的戏非常喜爱,所以少兰79年的复出我感到非常的惊喜,从此一直关注了二十多年。也看过几乎所有的有关评论文章,我自己结合他各个时期的演出和录像,把少兰艺术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
1、79、80年文革后复出,演出的有《谢瑶环》、《群英会》、《白蛇传》等,只有一个感觉太像他父亲了。扮相、嗓音都像,与其父不同的是念白的虎音重些,唱腔的高音差些,台风、表演处处神似。袁行健这个人物叶盛兰先生没演过,可少兰演的就是我心目中的叶派。出场时头部微微一晃,拢目提神的做派活脱一个"小叶盛兰"。那段摇板和四平调极有韵味。他演的周瑜也气度不凡,虽稍欠成熟,但一看就是个好角。
2、到了81年底演出了《吕布与貂禅》,电视上一放,我就有了"士别三日,刮目相看"的感觉。首先嗓子的高音又冲又亮,而且感情充沛,气力特别足,那段"小宴"的娃娃调荡气回肠。更可贵的是他把吕布的个性刻画出来了,我认为至今还没有哪位徒弟能演好这个吕布和唱好这段唱,做到声韵夺人。之后演出的《水淹下邳》、《周仁献嫂》、《罗成》一出比一出难度大。我有幸看了他这一阶段的剧场演出,他的三出大戏。我认为这是他的黄金阶段,不管是唱腔、表演、功架、武工都能处处见好。这个时期他闯出了自己的路,在似与不似之间。说似,手、眼、身、法、步,唱、念、做、打都是叶派规范,说不似,唱腔、念白、表演都比其父更夸张一些,更强调感情色彩,按现在的话说更有时代特征。 这个时期赞誉很多,也看到一些批评。有一篇上海的报道"叶少兰拜望老师俞振飞"里少兰自己说俞老要他注意不要太"过",碰到观众也对他提了这个意见,他总是牢记在心。我也仔细的想过这个问题,"过"与"不过"应该是在具体的情节上看分寸的掌握。少兰在台上的演出一向非常卖力,全身心的投入,处处体现一个"紧"字,能带人入戏。曾看到不少看《周仁献嫂》的观众看的泪眼迷离,看《罗成》时全场沸腾的掌声。当然,少兰在掌握分寸上有难免过火的地方,但整体来说是极大成功的。这一时期虽然演的都是叶派老戏,但每个人物都与其父有许多不同,有他自己的理解和塑造,有许多真实可信的一面,所以也可以说是有所创造的。
3、87年到94年进行音配像前这一时期,少兰广开戏路,把小生的所有门类的人物都演了。梁山伯、陆文龙、赵云、卢昆杰、赵宠、陈大官、薛平贵、还有挂胡子的李白等。这些人物演来个个都有精彩之处,足以看出他的功底深厚,继承全面,表演精湛。扇子生温文而雅,武小生功架漂亮,官生博采众长,穷生入木三分。这些人物都能演出不同的个性来,这在当代小生行是独一无二的。纵观与少兰同辈及后辈的演员,都不能把小生的各个门类的角色都演好,有或多或少的缺陷,可见出个小生人才太不易了,而少兰这一时期的演出又一次证明了他的实力。看少兰这阶段的演出在刻画人物上下了工夫,在把握分寸上也恰到好处,如吕布、周仁、周瑜等人物也比前演的更精到了。在这一时期发现少兰避免了许多高音,低音更加厚实了。我想这也是一个艺术家的聪明之处,根据自己的条件不断创出新路。
4、94年开始少兰为其父和姜老的许多戏配了像,不敢说全部恢复原貌,但相比较而言,他的配像是成功的,得到观众的承认。尤其是叶盛兰先生的戏,不管是演过的没演的,都配的细腻传神。姜先生的几出戏也配的很得体。细想一下,这配像口型、身段、锣鼓点等许多都要跟上,也是要下一番功夫的。配像与舞台演出完全不同,都比较平和一些,尤其是一些近景,所以就更见功力了。有时看他的音配像比舞台演出有更多的回味之处。这时期少兰演唱的《九江口》、《飞虎山》等选段,演出的周仁、陈大官等人物堪称精品。近年来演的周瑜、曹植还是那样神采飞扬,非一日之功也。 多年来也看到一些对少兰的批评意见,主要就是表演嫌过,唱腔过喊、过慢。我想个人欣赏角度不同,可以说是缺点,也可以算是他的一个特点。我说个不知恰当不恰当的比方,麒派的表演是比较夸张的,袁先生素有"麒派花脸 "之称也是比较夸张的,叶盛兰先生演戏也是个性突出,比较张扬的。依我看都属于在舞台上过于卖力的,也造就了这个流派的特色。叶少兰演的尤其是吕布一类的人物夸张一些就是必然的了。我曾看李宏图演的周仁整个感觉就是不为所动,似乎他不是剧中人。这一点上说就与少兰的演出有天壤之别。这是个矛盾的问题,突出个性难免有过的感觉,不突出就是太温了,没人物。这个尺度到底掌握到什么程度很难说得清,每个观众心里的尺度也是不同的。我的尺度是只要塑造出人物就是成功的。
在唱腔上少兰的剧场实况与静场录音有较大区别,在剧场追求效果是许多演员的共同特点,观众要的也是这个效果。我就比较喜欢听各种实况录音,有身入其境的感觉。听少兰专录的许多音带都是欣赏的佳品。对于他的节奏慢我也有不同看法,有些唱腔确有拖的感觉。(指近年来的唱腔,可能是嗓音受限制,情绪没出来。早些年的没这感觉。)他的摇板、散板都是带着感情唱的,我很欣赏,不像许多小生演员都是一带而过,毫无味道。曾看到一些评论说有些行家也不得不承认,少兰在真假声换声点的掌握上,比前人有所发展。
以上就是我对叶少兰艺术的大致评价,难免有不妥之处,望各位多多指教。

本贴由艳阳天于2002年2月02日11:56:51在乐趣园〖我们的少兰〗发表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