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者,梅兰芳先生所创之梅派艺术也。月者,冰轮、玉兔、蟾宫、桂府、蟾蜍也。“梅”之与月,积缘深矣。月之于梅,增色非常,助长了其真、善、美三位一体高度统一的王者之香。
“明灭蟾光,金风里,鼓角凄凉。”《霸王别姬》一剧中,上场的引子寥寥十余字,就勾勒出一幅古代战场上冷月、秋风、美人的凄美画面。其剧本文学性由此可见一斑,其艺术效果也就不言而喻了,充分体现了传统美学中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月色虽好,只是四野俱是悲愁之声,令人可惨。”可谓神来一笔,冰轮晴空的清秋光景虽好,百姓却妻离子散,流离失所。愈发凸现主题,且自然烫贴,不露痕迹。在渲染营造环境氛围的同时,让环境氛围服务于剧情。这正是梅先生的高明之处,,也是梅剧和谐统一的艺术准则。
皓月当空,无论望朔,都是梅先生所钟爱的。在《太真外传》一剧中,梅先生与月又有两次亲密接触。“梦游月宫”一折中,杨玉环经导引枕仙化身为月中嫦娥,舒袖展袂,翩翩起舞,传唐王“霓裳羽衣”妙曲。“七夕盟誓”一折中,他(她)又挽翠袖、伸玉腕、金盆捞月。无不以发现的目光,独到的感受力和高超的艺术手段,把对月之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妙趣横生。俱能枕藉博大的传统文化底蕴,突破陈旧的演绎方式,凭借自身高深的艺术修养,把再现性艺术加工提炼成表现性艺术,营造出梅剧所特有的深远广博的意境。这就使梅剧不仅可看——剧情,而且可品——文化。知“梅”者可以如呷香茗,细细品味其中的文化意韵。
《贵妃醉酒》的月下摆驾,自比嫦娥;《西施》中的月下独步,心忧家国;《红线盗盒》中的月下度漳水,驾云而行;《抗金兵》《花木兰》中的月下巡营……无论深宫丽人,抑或巾帼英雄,无不令人浮想联翩美不胜收。借月抒情,歌就了一曲曲优美动人的“月下抒情曲”。更有那以奔月为主题的《嫦娥奔月》,我想展现的不仅是嫦娥与月的千古传说,更多的是嫦娥、月、“梅”相互融合又交相辉映的浪漫情怀把!
人言欲得振飞先生之书卷气,要先读十年书再写十年字。我想欲窥梅氏妙谛,亦应先去学会赏月吧。以月为介,与“梅”共鸣,共臻艺事之妙境,岂不快哉!
吾年亦少,余学也浅,适逢中秋佳节,操稚笔聊述“梅”月情缘,遥拜歌台梅魂。
本贴由小轩窗于2005年9月18日01:03:24在〖中国京剧论坛〗发表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