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大山和丁广泉在央视三套的《周末喜相逢》栏目"现眼"传统相声名段《黄鹤楼》,(对不起,打错了两个字,应该是"献演"。)引起了一些相声爱好者和"业内人士"的不满。过了一段时间,师徒俩一齐上了央视三套的王刚主持的《朋友》栏目,又提到了此事。有关洋人说相声,说什么样的相声,传统与创新等等一系列的问题也由此展开,借此机会,也谈谈我的一点看法,不妥之处,还望指正!
一:大山的相声到底说的怎么样? 我们在评论大山的相声的时候,一直把他作为一个"业余"的"票友"来看,特别是一个"外国人"能把汉语说的这么"溜",可以说相当的不容易。要是从专业的角度说,他还没入门哪!差的远!有些人之所以把他捧得很高,也是有前提的。他是外国人当中,说相声说的最好的。谦祥、增瑞在评价"外国人说相声"的时候说了一句话,很有概括性,叫"洋腔、洋调、出洋相"!外国人说相声有好多限制,语言关过了以后,还有幽默感,国外的幽默感和中国特有的幽默感不尽相同,这两关都过了以后,还不够,还有一个就是观众对你的信任问题。观众对你所要表达的东西感兴趣,愿意听。包括你对生活的评价、对社会的各种问题的理解、看法。观众喜欢听马三立,甚至马老的声音低的几乎跟平常说话一样,观众也愿意"给耳朵",去迎合他。他跟老百姓能说到一块儿,能想到一块儿,有共鸣。外国人能行吗?大部分的相声"我"就是段子中的"主人公",姜昆上"效率大楼"反映问题,陷在电梯里,通过几位领导的"营救",折射出当今官场上"相互扯皮、推诿,办事效率低下"等问题,最起码观众对你说的这个事儿,他信哪!哪怕是"将信将疑"也好哇。你可以往下发展。换成大山行吗?办公室主任和几位科长在"洋人"面前怎样表现?是"崇洋媚外",还是把所有的缺点、毛病都掩盖起来"一致对外","家丑不可外扬"嘛!不可能把中国人的丑陋展示给洋人看,赶紧把他打发走完了。那么这个段子可能就是另外一种效果。好多的作品都不适合洋人来演。洋人演什么合适呀,打个灯谜呀,学说个绕口令呀,破个闷儿……语言文字游戏类型的。像《金刚腿》、《训徒》之类的,都可以。
二、姜昆的态度 大山演完《黄鹤楼》以后,姜昆接到相声界一位老前辈的电话,大意是问姜昆这个段子谁教的?怎么可以这么说哪?姜昆对这个事处理的比较圆滑,也可以说比较得体,甚至有些暧昧。先声明"不是我教的,我不会这段,没法教……"然后说"没看这个节目",没看嘛,批评也就无从谈起喽。我相信姜昆真的没看,假使是看了,他也不好说什么,估计这个段子是丁广泉教的,丁广泉现在"了不起",教洋人说相声的第一人!现有"三十多个国家的五十多名学生",遍布几大洲几大洋……什么什么的。说起这个成绩很陶醉的样子,姜昆能说什么?况且又是他的师叔?大山在这里边是属于"不知深浅"的,那《黄鹤楼》是谁都能说的?甭说别人了,就说他的师傅姜昆,在新相声的创作、演出方面"功勋卓著",间或上一、两段传统节目的时候也是甚之又甚。姜昆的传统相声说的非常少,拿《金刚腿》来说吧,老版本的是刘宝瑞、郭全宝、马季表演的。观众听过的很少,大概九几年的时候,他和唐杰忠、大山把它重新演绎,搬上舞台,节奏比老版本的快,喜剧效果相对也好些。传统相声好几百段哪,他怎不选《开粥厂》哪?他怎不选《买挂票》哪?他怎不选《关公战秦琼》哪?姜昆聪明就在这儿哪,他懂得"藏拙"。
三、关于那天的那段《黄鹤楼》 说起那天的《黄鹤楼》,我能记起来的不多,根本没有用心去记,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槽透了!时间上缩水,掐头去尾不说当间儿,截取他们认为有包袱的地方儿,"张飞闯帐"哇呀呀……还有就是加了一些什么"边贸谈判"、国际上的什么什么事儿,新名词。有好多我都想不起来了。一点喜剧效果没有,"一泥到底",间或有一点掌声,我想也是导演安排的。简直……唉,不说也罢。那位说了,你说得太严重了吧?一段相声,至于吗?至于,太至于了!《黄鹤楼》是什么?马老的代表作,传统相声中难以企及的经典!洋人能随便说吗?你要说也可以,一字一句的学,一板一眼的说,决不可以随便的删减!能不能学出马老"原汁原味"那是你的水平问题,随意的肢解、删改那是你对传统相声的态度问题!再说你对这里边的事弄懂了吗?你就说?这里边的"我"--"叫官儿",并非一点都不懂,而是似懂非懂,懂一点儿而愣充全懂,搁哪儿都成的"老票友",听见了吧?"老票友"!你像吗?你?再者说了,这个段子可以说是好多老艺人心血的结晶,千锤百炼!光拣有包袱的地方说,没有前边不露声色的铺垫,后边的包袱也响不了。说得太多了,但愿大山能吸取这次的教训,对于传统相声,首先是继承,然后才是创新!这还没怎么着哪,就想创新,太早了点吧!
本贴由大宝于2001年2月25日00:19:28在〖中国相声艺术论坛〗发表.
为大宝鼓掌!
我虽然无缘看到大山的洋相《黄鹤楼》,但我在他的网站上听过。的确哪也不是哪儿,你的洋人说什么样的相声的观点真的很是同意。我听洋人的talkshow, 真的是一点感觉也没有,除了一些政治玩笑能有共鸣,有一次在费城听一个著名的talkshow演员的表演,竟然已睡着了告终。
外国人的幽默我门不懂,我们的幽默外国人更难摸门儿,还是各守各道儿吧。 原来有个爱跟你做对的海外天子,就是现在的哏儿。
本贴由哏儿于2001年2月27日03:21:40在〖中国相声艺术论坛〗发表.
也说说姜昆
我听的姜昆的第一个传统节目是"打灯谜",八十年代初和李文华合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江苏人民广播电台都播过,我这个外行听起来感觉不错,和侯宝林老先生的段子各有千秋,在对四味中草药的处理上姜李还略胜一筹。不知为什么昆朋网不拿出来放一放,这也可以堵一堵说姜氏不会说传统相声的人的嘴。这一段不知大宝有无映象? 姜昆作为一个相声演员,他对相声的贡献是继马季之后最大的,这一点侯耀文不要不服,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但姜昆作为说唱团团长和曲协副主席,在为师带徒方面,在发现人才和培养人才上,如果用高标准去严要求的话,就说不过去了。不知大宝同意这个观点吗? 以前有一段评话报天气预报不知是不是邹德江说的,他到底是相声演员还是评话演员?我看过他的小品,这人应是个可造就之才,可惜年龄大了。
那年和刘惠一起得一等奖的业余演员,后来我记得和刘一起也被姜昆招进说唱团,不知后来干什么了。刘惠我怎么看怎么象马志纯。那个李立山很有赵佩茹的劲头,可为什么近几年老不得志?捧哏的非的要象冯巩那样才行,所以魏兰柱后来也逗起哏来了。
本贴由马车于2001年2月26日03:06:47在〖中国相声艺术论坛〗发表.
老调重弹--再论相声演员的创作能力 --兼答马车先生
上回咱们说到姜昆表演的传统相声,极少,除了《金刚腿》,当然也包括《打灯谜》等等。那段《打灯谜》学的是侯宝林的路子,也是他所能学的、适合他的为数不多的段子之一。象《戏剧与方言》、《改行》、《戏剧杂谈》等,就不适合他,没有一定的戏曲的功底,学起来也不像。马三立的段子他就更不敢"比划"了,但他学。马老在一篇文章中谈到姜昆和李文华时常到天津探望他,并请教一些老包袱的使法。姜昆近几年的相声语言有了明显的变化,就是我们常说的"半截子话"的运用,"话到嘴边留半句",我以为就是受了马老的影响。在语言学上管这种现象叫做什么来着?"模糊的语言"或者叫"语言的模糊"好像是。有讲儿,从刚开始学艺时的"模糊"(低层次的)到"清晰"(字正腔圆音不倒)再回到"模糊"(高层次的)这是一种质的飞跃!否定之否定。和日本一个围棋大师讲的"没谱儿"到"有谱儿"再回到"没谱儿"是一个道理。
说起姜昆对相声的贡献,无疑是巨大的。这一点无需论述,大家伙有目共睹。说多了有歌功颂德之嫌。您还提道为什么有的相声演员刚开始一亮相的时候不错,后来就不行了。(不得志)。像邹德江、刘惠、李立山……等,还包括李建华、刘洪沂等等,其实他们几位作为相声演员的条件都不错。也有一定的幽默感。但现在的相声演员拚的是什么?就是作品,就是创作能力。"有枪没弹"靠别人"喂食儿",成不了气候!这个观点我在前几张贴子中曾反复论证过,有些老生常谈。但事实就是这样,现实就是这么残酷。就拿目前正走红的刘俊杰来说吧,据他自己说,他72年就到了天津曲艺团,当时马三立、郭荣启、常宝霆、苏文茂都在团里边,谁上什么新节目,人领导有安排。至于怎么"安排",他没明说,我想不外乎就是"论资排辈"吧?(瞎猜的)以他的资历,什么时候论得到他?(这种现象也说明专业作家少,演员们都在等米下锅)后来他尝试自己写作品,一段《找毛病》蜚声曲坛!《话说天津卫》、《戏迷》等,都不错。这不就出来了吗?还有李金斗,他用了相当多的篇幅详细描述了《武松打虎》的获奖经过。那是费了"姥姥劲"才争取来的。牛群当初为什么那么"牛"?连续换了两个捧哏搭档?就是因为他能写,时不时的有新作品出来。他作为相声演员的自身条件来说真的不是很好。只能说勉强凑合。冯巩就不一样了,他是既能说,又能写,身为一个捧哏演员,能红到这个份儿上,从古至今,能有几个?您说是不是? 还是马季的那句话,一个演员如果光能说,不能写;就好比战场上的战士广有枪没有子弹……有枪没弹,那滋味儿……多难受啊!
本贴由大宝于2001年2月27日23:53:13在〖中国相声艺术论坛〗发表.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