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看电视,央视三套的《周末喜相逢》,见到了久违了的当今曲坛黄金搭档赵伟洲、杨绍华。欣喜之余,想跟各位网友唠叨两句。只可惜没看全,看到了这段相声的后半部分,好像是讽刺"明星炒作"内容的,剧场效果也相当的好! 赵伟洲、杨绍华的这种搭配模式,我在以前的贴子中说过,他们二位的捧逗搭档是我最喜欢的一种搭配模式,也是相声演员捧逗搭配的一种标准模式。一智一愚、一老一新,"红花配绿叶"、"忠臣配孝子",配合默契、天衣无缝。赵伟洲的"逗",清新流畅、杨绍华的"捧"异峰突起,"于无声处听惊雷",响包袱于顷刻之间,让你一点儿思想准备都没有。相声听得多了,一些老观众对这里的"道道儿"都门儿清!哪儿是"铺垫",到哪儿要抖包袱,抖什么样的包袱都能猜出个大概其。甚至演员说上句儿,观众能接出下句儿来。但听赵、杨的相声就不一样,他们二位可以这么说能骗过一些老观众,特别是扬先生一出手便点中你的笑穴,由不得你不笑。为什么会这么好?我的体会有以下两点:
一:这种捧逗模式占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一智一愚的对比映衬,形成反差,使智者更智、愚者更愚,甚至有的时候反过来,智者就是愚者,愚者反而是更高明的智者!几个例子来说,比方刘伟、冯巩那个《巧对影联》,或者类似于这种段子吧,是两个人"争先恐后""抖机灵儿",你好我比你还好,你巧我比你还巧……一层比一层高,最后把"底"包袱抖响,这种包袱缺乏"隐蔽性",因为一开始就把"底"给"刨"了,观众已经想到了,最后一定是出来一个绝的!这种段子的喜剧效果通常都很有限,它也是一种幽默的方式,但不是最佳的方式。赵、扬的搭配是什么样子的哪?赵伟州"聪明伶俐",杨绍华"大智若愚",赵伟洲总想拿"老头儿"开涮,岂不知,常常"搬起石头砸自己"!这种幽默,有趣味、有戏剧性、耐咀嚼,比前一种方式要高明。
二:杨绍华独特的幽默感。赵、扬之所以是黄金搭档,就是赵伟洲的创作能力加上杨绍华的幽默感。赵伟洲的优势在于能写,自给自足,并且结合他们自身的优势和特点,量身定做,有意识给捧哏的加包袱,他们的段子百分之八十左右的包袱都响在捧哏一边。使得杨绍华的幽默感发挥得淋漓尽致。杨绍华的幽默感可以说占一绝!跟别人不一样,又"蔫"又"坏","坏得可爱"!换一种说法就是"大智若愚、假痴不癫、"貌似憨厚朴实,实则比谁都精明!所以他的包袱具有"隐蔽性"和"突然性","杀伤力"极强!这既得益于他自身的个性、气质,也得益于深厚的传统相声的功底!
两人的《最佳顾客》、《枯木逢春》、《聘文书》等都是难得的精品。然而正当两人春风得意,处于事业巅峰的时候,不知什么原因分手了,按曲艺的行话叫"裂穴"。"裂穴"以后两个人都"功力锐减","风光不再"。
先说赵伟洲,先是与刘惠合作,说了一段什么有关"毛病"的相声,您想那刘惠哪比得了杨绍华呀,差着行市哪!后来又与常贵德搭档,演了两段,不行,常贵德的"活儿"太"温",没效果。尤其是缺少幽默感。
杨绍华哪,有一段时间给他的儿子捧哏,效果也不是很好,因为"父子档"只适合于小孩,小孩说大人话,找哏。占个"便宜"呀,什么的,不讨厌,小孩儿嘛。大了就不行了,父子不宜演一场相声。 总之,"裂穴"后,两个人的处境(指艺术上)都不是太好,这回两人在一块使活儿,不知是"临时救场"还是想"再续前缘"重振当年的雄风!但愿是后者,这对我们这些相声迷来说绝对是一个福音!
本贴由大宝于2001年4月01日23:42:19在乐趣园〖中国相声艺术论坛〗发表.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