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西汉剧旧称“外江戏”,亦称“乱弹”,主要流行闽西、粤东客属地区。赣南和闽南等地亦有流行,影响遍及台湾和东南亚。
闽西汉剧是从外来剧种脱胎出来、吸收闽西客家方言和民间音乐,而逐步形成的具有独特风格的地方戏曲剧种。音乐以西皮、二黄为主,并有昆腔、梆子腔、弋阳腔、佛调、民间小调等多种声腔。最具特色的乐器是吊规、大苏锣。吊规状如牛角又叫“牛角弦”,发音高尖、清脆,是闽西汉剧的领奏乐器。大苏锣直径80公分左右,重十七八斤,其体积这大为其他剧种所少见,其音乐文静、古朴、清雅,音波悠扬。
角色行当分生、旦、丑、净四门,后为生、旦、丑、公(老生)、婆(老旦)、净六行。现在一般都称小生、老生、青衣、花旦、正旦(“乌衣”)、老旦(“老妈”)红净(“花脸”)黑净(“黑头”)等九个行当。旦行还有武旦,老生分文、武老生,黑净分大花、二花,丑分官袍丑(“官带丑”)、方巾丑、短衣丑。此外还有彩旦、大丑等。
各行当还有不同的唱腔和发音方法。小生、青衣、花旦、正旦用假嗓(“小嗓”)发音。老生、老旦、丑用本嗓(“原嗓”)。黑净发炸音。红净真假嗓结合,其发音方法为其他方法剧种所罕见。唱腔丰富多彩、优美动听、富有特色。
闽西汉剧自乾隆始,迄今已有200多年历史,相传有600多个传统剧目,在悠久的历史进程中,造就了一批批有名望的艺人。张全镇、张巧兰夫妇演《醉园》,观众赞不绝口。名丑陈坤福演出的《兰继子》、《时迁偷鸡》、《臧眉寺》、《审六曲》、《洛阳失印》等剧目,逼真传神、家喻户晓。他在“审六曲”、“公堂审案”中为了叙述自己目睹的蔡明洪被杀的全过程,把魏打算所睹此案的所有人物的言谈、举止、神态、风貌都一一模仿出来。一个角色同时扮演九个行当,别具特色。林阿金在《沈潘洪》中扮演潘洪时的腾空甩笔和《珍珠衫》中蒋兴哥踢鞋打妻,观众无不感到惊奇。
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勇于创新,1958年上演《陈客女麻》,开创了闽西汉剧上演现代戏的新局面。1959年创办的汉剧学校、1978年开办的福建省艺术学校汉剧班,为这一古老剧种增添了新鲜血液。演员阵容比过去更为壮观。
闽西汉剧,脱胎于外来剧种,早已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闽西群众把它称为家乡戏,外乡人则赞誉它为“南国牡丹”,老一辈人回到故乡总要点几出汉剧观赏,以慰乡思。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