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剧“白玉兰”昨日绽放大上海 李政成夺中国戏剧奖“大满贯” 获奖,对扬剧来说意义巨大
通讯员 汤玉祥 记者 赵天
昨晚,本报记者走进第二十一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颁奖晚会现场,聚焦我市首位实现中国戏剧奖“大满贯”的扬剧演员李政成。同时,《扬州日报》微博现场直播颁奖盛况。当天,本报微博“粉丝”数量直线上升,不少网友留言赞叹这位年轻艺术家“唱做念俱佳,着实难得”。
在中国戏剧界,“白玉兰奖”是和“文华奖”、“梅花奖”并驾齐驱的重量级戏剧艺术奖项。自相继摘得“文华奖”和“梅花奖”桂冠后,“白玉兰奖”就成了李政成挥之不去的一个心结。昨晚,李政成终于成为扬州戏剧史上首个获得全国知名戏曲奖项“大满贯”的艺术精英。
获奖,对扬剧来说意义巨大
昨日上午,李政成早早来到上戏大剧院彩排,从走位到服装,每一个环节都力求完美,期待以最佳状态展现在观众面前。直至颁奖晚会举行前,本届“白玉兰奖”的最终获奖名单仍无确切的消息。
“扬剧这一地方剧种很有特色,无论是《县长与老板》,还是《史可法》,传统戏与现代戏均能够并驾齐驱。”李政成自豪地说,“从前与全国知名演员同台演出时,鲜有人认识我们。此行最大的收获就是越来越多的戏曲界人士和戏迷朋友,都给予扬剧演员热烈的欢迎与支持。”
“对我而言,能否获奖并不是最在意的,而对于扬剧来说,获奖的意义是巨大的。”
扬越联袂演绎,全场掌声雷动
在昨晚颁奖典礼的舞台上,李政成与越剧“梅花奖”获得者单仰萍同台演绎了一段唯美的《梁祝·十八相送》。虽然是跨剧种合作,但在音乐的编排下,二者完美融合。梁山伯的憨厚,祝英台的调皮,在两位演员的一举一动中尽情展现,赢得了全场观众经久不息的掌声。
扬州戏曲界一资深人士对记者说,李政成的成功绝非偶然,他连坐8年冷板凳,面对现实与理想的差距,仍然坚守自己的扬剧事业。“期待有一天,人们提到京剧、越剧等大剧种时,也能够提到扬剧。”至今,李政成仍在为这个心愿不懈努力。
“发展地方剧种,声腔很重要,在校小演员要把练功吃苦放在首位,并坚持全面发展。”李政成计划说,目前团里的演员都比较年轻,未来5年,希望能推出一两位获“梅花奖”或“白玉兰奖”的优秀扬剧演员,为年轻演员筹办个人演出专场,给他们提供更为广阔的平台,让他们有展示自己的机会。
李政成简介
李政成,出生于1969年,国家一级演员,戏曲世家出身。他从小就受到艺术的熏陶,后又得益于许多老师的教诲和指导。李政成基本功扎实,唱腔圆润,身段优美,表演细腻,形神兼备,博学多才,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现担任江苏省戏剧家协会会员、扬州市文联副主席、扬州市扬剧团团长。
李政成1977年学艺,1988年毕业于扬州戏校。在扬州艺校的7年科班生活中,他每年都是当之无愧的“武状元”。他的母亲是扬剧界赫赫有名的李开敏。童年时的李政成,经常被父母带到剧团里。8岁那年,他登台演了一回“毛岸英”。
除获得“梅花奖”、“文华奖”与“白玉兰奖”外,李政成1990年获江苏省第二届优秀青年演员大奖赛二等奖,获第三届江苏省戏剧节表演奖,获第四届江苏省戏剧节优秀表演奖,被评为江苏省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
梅花奖
“中国戏剧梅花奖”,是中国戏剧表演艺术最高的奖项,由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办。
“梅花奖”始创于1983年,每年一评,2005年起改为两年一评,2007年更名为“中国戏剧奖·梅花表演奖”。首届评出了包括刘长瑜、李维康、李雪健等人在内的15朵鲜艳的“梅花”,在全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文华奖
“文华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主办的“专业舞台艺术”政府最高奖,设立于1991年,最初为一年一届,1998年起改为两年一届,从2004年起改为三年一届,并与“中国艺术节奖”两奖合一,放在艺术节上评选。
“文华奖”是专门奖励专业舞台表演艺术的奖项,它的奖项是固定的,包括文华大奖和文华新剧目奖,单项奖有表演、导演、编剧、舞台美术等。
白玉兰奖
“白玉兰奖”以上海市市花白玉兰命名,象征着纯洁、公正和艺术至上。“白玉兰奖”由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共同主办。
已进入第三个十年的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一如既往地保持了参评人数多、演艺质量高的态势。
参评剧种不仅包括京剧、昆剧、越剧、沪剧等剧种,还包括扬剧、淮海戏、陇剧、瓯剧等地方戏曲,充分展现了“白玉兰奖”立足上海、面向全国的宗旨。
<input type="checkbox" sourceid="" name="titlecheckbox" value="0" />
(责任编辑:水易)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