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双彩蝶传情爱,今向花丛飞过来。”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传奇,在中国流传已久,也被改编成各种题材的影视戏曲作品。如今,市扬剧团也在排练《梁祝》,并将于本月19日在友好会馆演出。

剧本

新版《梁祝》加扬剧唱腔

对于很多扬剧老戏迷们来说,扬剧版《梁祝》并不算陌生,早在1997年,市扬剧团就曾演出过《梁祝》。但是,当时的那台戏移植于黄梅戏版本,扬剧本身的优势并没有得到发挥。

“黄梅戏有独特的唱腔特点,那就是唱段都比较短,往往只有4句、8句,再多就不多见了。”《梁祝》导演王海说道,“尽管当时也将唱腔改成了扬剧版本,演员们也唱得非常优美,可是很多老戏迷还是觉得唱段太短,听得很不过瘾。”

时隔14年之后,再排《梁祝》时,就对剧本进行了改动。在人物的表演中,增加了大段唱腔,特别是金派的《山伯临终》和《单下山》等段落,畅快淋漓,荡气回肠。“相信很多老戏迷们这次可以听过瘾了。”王海笑道。

而这次的改编,也融合了其他剧种的优点。比如黄梅戏版的《梁祝》架构比较成熟,情节主要还是按照这个版本进行表演。而《十八相送》则采用扬剧、越剧两种唱腔进行对唱,增加了戏剧的丰富性。

演员

两位名旦演“情侣”

昨日上午,在市扬剧团的排练厅内,丝竹声声,伴随着优雅的唱腔。梁山伯和祝英台的故事,正在这里凄美上演。在这出戏中,出任主角的是剧团的两位当家花旦,国家一级演员,葛瑞莲和孙爱民。

脚踩着10多厘米高的厚底高靴,反串“梁山伯”的葛瑞莲在舞台上潇洒从容,但是一下台就开始“叫苦”,“就像走高跷一样,走路都很难,还要转弯,疾走等等。我和孙爱民个头差不多,但是在台上还要显得高出一头,所以穿只能穿厚底鞋。”

和走路相比,更难的还在于表演。葛瑞莲是旦角,反串生角难度本身就很大,同时还要表演出青年男子的神态,“我儿子现在就是十七八岁的年龄,我现在每天都在观察他的动作、神情,很受启发。”

尽管不需要反串,但是孙爱民在表演祝英台时,也是非常用心。早在十多年前,祝英台就是她所扮演的。如今重演这个经典角色,她也做了很多的功课。“我在网上查阅了大量的资料,越剧、川剧的各个版本,希望能够有所创新。”她的努力也没有白费,导演也采纳了她的一些好建议,使得人物形象更为丰满。更难人可贵的是,她是在生病的情况下,坚持进行排练的。

除了这两位名角,其他演员也很尽心。比如扮演书童的曹玲、谭颜馨,就是剧团新生代中比较出色的青年演员。

计划

今年可看10部新戏

市扬剧团团长李政成说,《梁祝》是剧团年后排的第一部戏,而在今年,剧团准备排出10部新戏,真可谓是“好戏在后头”。

李政成说,演员只有在舞台上,才能将所学的艺术发挥出来。他给演员们定下计划,就是要用这种高强度的演出,打磨演员们的演技。除此之外,他还准备在几个月后,给一些优秀的演员举办个人演唱会,请专家来进行专门的指导。“我计划在5年之内,再为扬剧培养出一位‘梅花奖’演员。”李政成自信地说道。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