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开于“草根”之上的茉莉新花  

——记天长市金花扬剧团

 文化无界,激荡有声。衡量一个城市的文化程度,不仅在于它沉淀下的历史厚度,还要看它现时的文化生命力。对于近临维扬,连续“十年十强”的天长市而言,二十四桥明月夜的箫声已然远去,现代的歌舞正在升平。在多种文化样式共存的今天,全国许多地方剧团步履维艰。然而在天长,一个原名不见经转的民间剧团——天长市金花扬剧团却一支独秀,锣鼓喧天,年演出场次达200多场,观众达10万人次,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更为重要的是,我们从中看到了地方传统文艺的复兴希望。

       金花扬剧团何以在众多兄弟团体纷纷落马时反而能稳住阵脚,在扬剧的天地里纵横驰骋,其原因何在呢?

       在夹缝中求生存

       没有演出,就没有市场,没有市场,何以生存?天长是一个县级市,金花扬剧团是一个小团。“大剧团”更多地致力于艺术的示范作用,而我们存在的意义则在于面向农村,面向广大的农民兄弟。”金花扬剧团的演职员个个都明白这样一个道理。作为团长的俞金花更是深悟其中之道。

       事实往往都是如此,对于文艺演出剧团来说,级别越高,规模越大,财政补贴越多,演出越少,文化下乡的次数越少。而金花扬剧团的演员自豪地说:“对于大团来说,下到县可能就是下基层了,我们这才是真正地下农村呢。我们的位置是在大团和戏班子的夹缝之间求生存,大团不去的地方我们去,小戏班子演不好、演不了的我们能演,这就是我们的优势。”据介绍,金花扬剧团近几年足迹踏遍了天长、六合、仪征、江都和泰州等地。剧团经常演出的“根据地”有50余个,年演出200多场次,其中90%在农村。天长街道西湖社区社区的负责同志说:“金花扬剧团比那些流行歌舞团阵容齐、路子正、有看头,又比大剧团下得来、沉得住、服务好。”

       熟悉的情况的人都知道,在天长农村,当地的多数演出都是农民自发集资搞起来的。现在,大多数农村村民家庭经济状况不错,青壮男子多数在外打工或者在家门口务工,平均每户每年可节余8000元以上,这就为剧团的生存提供了经济基础。在文化样式的选择上,扬剧在天长一带的农村都比较受欢迎,尤其是在农村传统的庙会、节日时,看大戏依然是一件令当地百姓感到兴奋的事情。金花扬剧团曾在泰州市的一个乡连演3天6场,每天都有农民赶20多里路来看演出。由此可见,金花扬剧团守住的是一片希望的沃土。

       等食吃还是抢食吃

       对于金花扬剧团来说,俞金花既是团长,又是舞台上的台柱子,还是团里的“公关经理”,说起她,圈内圈外,人人都竖起大拇指,都说她是一位女强者。

       在这位籍贯秦栏、70年代生人,做事和说话都风风火火的女团长的头脑中,争抢市场的意识特别强。据说,有一次,某大扬剧团外出演出,俞金花从该团团长偶然得知演出地观众踊跃,市场很好,马上打电话给当地剧场负责人联系,居然就定妥了5场演出。

       在农村的演出现场,团长俞金花不放过每一次机会向村长、村支书、村支委等基层干部介绍该团新排的剧目、剧团的阵容实力。俞金花说:“每演出一个地方,就应该占领一个地方。我们的产品生产出来了,就要把它们卖出去,我希望全团所有人都是称职的演员,同时又是好的推销员。”

       起步不易,创业更难。的确,面临着各种文艺形式的考验,俞金花和她的团员们时时刻刻都保持着高度的警觉和自律。她们清醒地认识到,剧团始终面对着生存危机,没有演出就会人心涣散。演员们说:“计划经济是等食吃,现在市场经济得抢食吃。”确切地说,生存意识已经让他们不再、不敢回避艰苦的巡回演出。在农村演出时,演职员都分散到农民家里去住,每天炊事员外出买菜,然后在村长家的伙房里做饭。由于人多地方小,盛口饭、舀勺菜,大家就站在门边吃了。每天马不停蹄,一天演出一至二场,在这种繁忙的情况下,团里的年轻演员和学员每天还要早起练功。除了主动出击、组织票务外,金花扬剧团的市场意识和生存意识还体现在一直在尽力提高艺术生产能力。剧团长期在各地村镇演出,他们了解改革开放后农村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创作剧目无论是现代剧,还是改编历史剧,均贴近生活,特别是贴近农民观众。不少群众在看了该团新排剧目后激动地说:“天长也是扬剧的故乡,我们都十分喜爱扬剧,你们的演出很投入,又很入时,这样扬剧有望了。”

       保持发展后劲

       天长金花扬剧团的运转为地方剧种、地方剧团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一个样本。那么,小小的金花扬剧团目前这种状态能够维持多久?有了群众需求的一片沃土,那么,生长其中的种子又是否结实茁壮呢?应该说,金花扬剧团十分清醒地意识到了潜在危机的存在。

       关键是质量和人才问题。扬剧界人士指出,一年300场的演出是很难长期保证质量的,再加上现在地方剧团普遍面临的新老演员青黄不接的问题,老演员退下去了,青年演员培养不起来,缺少明星,缺少有市场号召力的台柱子,就会使农民失去兴趣。

       对于这些,团长俞金花心里不是没有数,她在与记者谈话中时时流露出忧患意识。她说:“团里人心不能说是稳如泰山,有人去唱了歌,有人想去工作轻松的团,毛泽东同志提倡的为人民服务精神,我们一直在讲,而且还得继续讲下去。”对于人才的培养,她也感到十分紧迫。一方面,她八方召贤,先后吸引了原天长市扬剧团、关塘扬剧团、郑集扬剧团等一批精干人才。另一方面,她有意识地把青年新秀推到第一线去,让演员们得到经常性的锻炼和成长,迅速走向成熟和成功。

       成功起于青萍之末,金花扬剧团成功了,用天长的知名扬剧戏迷潘桂标的话来说,金花扬剧团正如盛开于“草根”之上的茉莉新花,稳稳地扎根,悄悄地绽放,茁壮地成长。


(责任编辑:水易)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