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扬州大事记》记载:1964年4月1日,由八一电影制片厂根据同名扬剧改编的影片《夺印》在扬州上演。扬剧《夺印》是扬剧演出史乃至扬剧发展史上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剧目。
扬剧登上首都舞台
“南京到北京,夺印霓虹灯”。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这一句话像口头广告在社会上广为流传。这是对当时国内演出形势的评估,它一方面说明当时编演的现代戏不多,一方面反映了扬剧《夺印》与话剧《霓虹灯下的哨兵》演出轰动的盛况。
扬剧《夺印》是根据1960年11月22日《人民日报》发表的《老贺到了小耿家》一篇通讯的故事改编的,编剧李亚如、王鸿、汪复昌、谭暄,导演吴今舜。他们反复深入生活,不断修改加工,由扬州专区扬剧团搬上舞台,公演后得到社会各界重视,特别受到农村干群的欢迎,所到之处几乎爆棚。
1962年冬扬剧《夺印》赴上海大舞台演出,一炮打响,《解放日报》、《新民晚报》、《文汇报》、《工人日报》、《新华日报》、《文艺报》、《人民日报》等数十家媒体进行了报道评介,并发表专家的文章,对《夺印》高度评价,文章说:“扬剧《夺印》无论是思想性或艺术性都达到了较高水平,全剧以起伏交叠的戏剧情节,先进人物的光辉思想,富有生活气息的生动语言和富有民间地方风味的优美曲调,奏出了一曲党领导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响亮凯歌”。
《夺印》在上海演出的轰动效应波及全国,据不完全统计,先后约有300多家剧团移植上演该剧,涵盖了40多个剧种,连中央歌剧院、中国评剧院这类国家级院团也将“夺印”移植搬上首都舞台。它是扬剧演出史乃至扬剧发展史上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剧目。它的出现让扬剧这个小剧种提高了知名度,使一个刚诞生不久的扬州专区扬剧团和他们年轻的演员们走入国人的视野。
电影戏剧演员交流取经
至1962年8月,扬剧《夺印》共演出160场,观众达15万人次。同年9月19日,扬剧《夺印》在上海公演一炮打响,好评如潮。把这出戏拍成电影的想法也摆上了议事日程。正当编剧与擅长拍摄戏曲片的长春电影制片厂联系时,上海海燕电影制片厂却抢了先机,准备将扬剧《夺印》改编为故事片。此举不仅得到了省文化局的同意,而且该厂有关人员已自带背包抵达扬州,准备去高邮农村体验生活,着手改编拍摄了。
后来,海燕电影制片厂的来人返回上海去了;长春电影制片厂一位拍摄过多部戏曲片的著名导演专程来商量拍摄事宜,在途经南京时被省文化局“拦驾”,也只好返回长春去了;“八一”电影制片厂的人来了,得到了认可。几经周折,扬剧《夺印》虽最终未能拍摄成戏曲片,但时任扬州地委第一书记胡宏同志对扬剧《夺印》的厚爱,剧团的演职人员和几位作者都深受感动。
1964年,扬剧《夺印》被改编成同名电影,由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在全国放映,观众是创纪录的。扬剧《夺印》的演出深受圈内同仁的青睐,中央歌剧院的方晓天、殷韵涵,八一电影厂的田华等著名演员先后来扬州专区扬剧团与演职人员交流取经,相互切磋,他们将“夺印”的布景、道具、服装头饰拍了照片带回去,说要将苏北里下河水乡特色原汁原味地搬上北方的舞台。《夺印》的音乐也被不少刊物发表,一时间“水乡三月风光好,风车吱吱把臂摇”的旋律在城乡飘荡。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