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越剧:新生代正崛起
今明两晚,市区东南剧院将上演大型越剧神话剧《追鱼》。演出者系温州职业中等专业学校越剧班的学员,这是她们的毕业汇报演出。
她们是温州越剧崛起的新生代,是本世纪的第一代——振兴温州越剧的希望寄托在她们身上。
薪火传承七八代
越剧的历史虽然只有百余年,但越剧在温州的传播却已有80多年,当时叫做“的笃班”。据越剧界前辈樊迪民先生回忆,“越剧”之名是在抗日战争爆发之后,姚水娟进入上海时才命名的,但我从温州1935年12月13日《瓯海民报》的一则新闻中找到如下内容:“永嘉县(当时的温州市区)南市镇各联合保,自假座县城隍戏院开演女子越剧以来……”可见此时温州已有“越剧”之名称。如果把1936年来温州演出的姚水娟作为温州越剧演员的第一代起算,温州越剧演员已经传承了七八代。
越剧在温州的传播相当普遍。早在1934年冬,新建的温州福禄林游艺场就聘请了嵊县的“龙凤高升舞台”来温州献艺。1936年5月,以姚水娟、姚月旺、周宝奎、邢竹琴、王湘芝等为主要演员的“越升舞台”应福禄林老板徐子卿之邀来温州献艺。抗战事起,许多越剧演员流落温州,她们跋山涉水靠乞讨生活,却在城乡播下了越剧的种子。抗战胜利后,先后来到温州的越剧戏班约有20来个班次。新中国建立后,温属各县如瑞安、平阳、文成、泰顺、洞头、乐清、永嘉等都有国营越剧团,温州市还设置了一团与二团。目前仅剩下温州市越剧团与乐清市越剧团。
温州越剧的观众是一个庞大的群落。新中国建立后,各地的票房组织此消彼长薪尽火传,从来就没有停顿过。其中许多耄耋老人,对建国前后温州的第二代越剧演员如王湘芝、吕爱宝、王道君、陈剑秋以及温州越剧团的老一辈演员如黄湘娟、周鹏奎、陈雪渊、李香琴、小丹桂、赖碧女等依然记忆犹新。尽管她们中的大多数已告别尘寰,但留在记忆中的是她们的技艺与丰采,听人娓娓道来,如数家珍。
订单式培养接班人
历史进入21世纪,随着中生代的李珍珍、张亚蓉、汤丽芳、贾小萍等相继退出舞台,温州越剧似乎处在一种青黄不接的状态中。尽管越剧的观众数量也在不断萎缩,但铁杆戏迷们依然关注着这块园地。许多人似乎都有“九斤老太”式的慨叹:“一代不如一代”。是怀旧的偏见,抑或事实果真如此?不管怎么说,温州越剧从《荆钗记》之后出现的萧条与冷落却是无法回避的事实。这给文化部门的领导和温州越剧团本身都带来相当大的压力,新陈代谢乃是势所必然,培养接班人便成了当务之急。
“戏校”这个名词,从上世纪60年代中期始,就从温州的文化设施中消失了。上世纪90年代,温州市越剧团曾以代培形式委托浙江省艺术学校培养过一批学员;瓯剧团则以浙江省艺术学校校外班的方式自行办学。由于没有校舍,硬件设施又差,掣肘的事就特别多。就当前的教育方针而言,这种模式不可能被再度“克隆”。按照省教育厅的要求,4年制的学员应当具有中专学历,而温州恰好有一个硬件设施十分齐全的温州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经过协商,校方对与越剧团合作办学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就这样,温州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的专业设置中就多了一个越剧班。
越剧班采用一种称作“订单式培养”的模式。借用某种商品的市场规律来比喻,就是甲方(越剧团)向乙方(培养对象)订购“商品”(掌握一定程度的演艺),由甲方出资,乙方必须按照双方协议,在规定时间内提供合格的“商品”,再由越剧团根据学生成绩及剧团编制情况给予录用或聘用。用“商品”比喻虽然有点牵强,但基本上能够解释所谓“订单式培养”的性质。学员在4年的学习中,绝大部分的费用由甲方承担,为了加强乙方学习的自觉性,每个学员仍须承担一定的费用。
越剧班从2004年3月至4月开始招生,共招收在校初中生24名。由校方按照教育方针的要求统一部署文化课,越剧团则派驻专业的班主任负责业务培训,包括基训、声乐、“毯子功”等都有专业教师负责。越剧班的专业老师大多由越剧团的老一辈演员如王凤鸣、吴尚义、汤丽芳、李珍珍、张亚蓉等前来任课,同时聘请浙江艺校的李少鹏老师为基训指导。我和温州艺术界的王奋杨、胡成辉、高天柱等都曾先后为该班授课。
戏曲艺术的从业人员,特别是演员,如身高、五官、嗓音、外部形象等都有特殊要求。一个人是否具有这种潜能,往往需要在实践中才能显现。在第一年的学习中,就发现有些人不适合从事这一职业,经过重新筛选与调整,最终敲定本班学员为26人,其中演员22人,演奏员4人。
牛刀小试锋芒初露
越剧班的教学方法,是理论与实践并重,既注重基本知识,更重视舞台实践。演戏归根结蒂是台上功夫,理论与基本知识是为了加强自身的文化素质与艺术修养。戏曲中所谓的“四功五法”(唱念做打与手眼身法步),许多程式与身段都是通过入门的折子戏来学习。为了使她们能够及早在艺坛上崭露头角,剧团领导有意让她们参加各种赛事。孩子们没有辜负领导与家长的期望,捧回了一个又一个奖杯——来自苍南的周莉,曾获得第九届全国少儿戏曲小梅花金奖;温州市声乐比赛二等奖;温州市艺术节参演《送凤冠》获二等奖;还被评为浙江省首届“职教学子”。19岁的胡彬彬获温州市2006年首届民乐器乐大赛二胡少年组一等奖;浙江省民乐“香溢杯”二等奖;全国德艺双馨才艺类专业组温州赛区一等奖;温州市中小学生艺术节演奏一等奖。胡中获得浙江省戏曲小梅花大奖赛特别奖;陈娟娟获得浙江省戏曲小梅花大奖赛银奖;温珊珊、陈圆圆、潘婉婉获得温州市中学生艺术汇演一等奖;孙磊获得温州市首届民乐大赛青年组唢呐独奏一等奖……
为了培养学员加深理解舞台整体观念与互相协作的重要性,进入第三个学年时就开始排演大戏,并安排在剧院实习演出。2007年12月,她们先后两次在温州东南剧院演出了《穆桂英大破天门阵》和《五女拜寿》,这是越剧班小演员们首次在数万瓦灯光直射的大型舞台上与观众见面,从现场的反馈来看,绝大多数观众对她们交出这份答卷感到满意。
总体看来,这批学员的条件与悟性都较好,学习进步很快。就年龄而言,她们都还处在发育阶段,身高、体型都还没有最终定型,但发展趋势令人乐观。
振兴越剧希望所在
一晃4年过去了,越剧班的黄毛丫头已成了亭亭玉立的少女,她们毕业了!
此时最重要的事,就是向全市的父老乡亲汇报自己的学习成果,全市的越剧戏迷们正睁大眼睛凝望着这崛起的新生代。为了使这次汇报演出更加周密与隆重,在剧目的选择上颇费斟酌,最终决定排演《追鱼》。这是一部抒情与热闹,唱做念打并重的戏,剧中出现两个相府千金牡丹和两个包公,在貌似庄重的相府中,被一群小妖精闹得天翻地覆,是一个充满神话意味的喜剧。本剧特聘浙江省艺校教师俞珍珠担任导演,作曲家顾达昌担任音乐设计。
为了使学员们能够充分展现才艺,本剧小生主角张珍分别由周莉与潘婉婉扮演,每人演半场。周莉的扮相英俊,曾扮演《回十八》中的梁山伯、《五女拜寿》中的邹应龙、《穆桂英大破天门阵》中的杨宗保,甚至还反串《碧玉簪·送凤冠》中的王母。在这出戏里,周莉显得风流潇洒,功架稳实。潘婉婉今年17岁,学的是徐派小生,曾扮演《哭祖庙》中北地王刘谌、《盘夫索夫》中的曾荣、《五女拜寿》的大女婿俞士云。她的身材相对瘦弱些,但一些难度较大的动作,如追踪鲤鱼时的翻滚、跪步、甩发却一点也不含糊,显得颇有韧劲而游刃有余。
本剧中的鲤鱼精由温珊珊与朱敏茹分别主演,一角到底不轮换,但每个半场却要和周莉与潘婉婉扮演的张珍分别搭档。温珊珊曾扮演《红桃山》中的张月娥、《穆桂英大破天门阵》的穆桂英,这两个戏以武旦应工,在对枪、快旋、出手等方面都显得从容自如。此外她还饰演过《盘夫索夫》的严兰贞、《楼台会》的祝英台、《五女拜寿》的杨三春、《情探·行路》的敫桂英等。朱敏茹曾扮演《焚稿》中的黛玉,那缠绵委婉的唱腔令人为之动容。在这出戏里,鲤鱼精为了与张珍成就美满姻缘,她宁愿废弃自己的千年道行,当着观音菩萨的面拔下身上的鱼鳞,返回尘世做凡人。在这个情节中,刀马旦几乎所有的技能诸如鹞子翻身、乌龙绞柱之类都得用上,最终还打了十几个旋子,居然面不红,气不喘,看来她们已经有了一定的功底。
本剧行当齐全,可以充分展示演出阵容。饰演包拯的陈海峰,对这个角色已是轻车熟路,她曾扮演《打龙袍》中的包拯,虽然无缘得见温州越剧团前辈演员周鹏奎所饰包公的气势,但以老生应工的她饰演此角,显得威严沉着充满阳刚之气。饰演假包公的徐晓晓,在与真包公比阵势时,装得气势磅礴,却又随时让观众感受到她只是一个海里的小妖精,关键时刻令人忍俊不禁。此外,饰演真牡丹的周莉莉、饰演丞相金宠的苏青青、饰演丞相夫人的陈圆圆以及龟精刘莹莹、观音张崇珍等都有不俗的表现。
温州越剧的新生代正在崛起,振兴的希望寄托在她们身上!(沈不沉)
(摘自 《常州日报》)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