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天来,新晋梅花奖得主——上海萧雅文化艺术有限公司的著名越剧演员萧雅来浙江杭州连续举办专场越剧演出,据了解,从4月1日的第一场演出开始,上座率就没有超过5成;而在5成的上座率当中,有90%以上的人是通过各种渠道拿来的赠票。越剧的观众越来越少,已是不争的事实。
越剧市场的危机,让业内人士忧心忡忡:一是越剧剧团全面萎缩,现在除上海、江苏、福建和浙江,其他各省市几乎没有专业越剧团。就浙江来说,与上世纪80年代相比,目前也只有1/3的剧团在勉强支撑着,其余的仅保留团名和编制,或者已经解散。二是社会氛围趋淡,演出市场不旺。越剧作为全国性的大剧种,近年来很少在全国性的晚会上亮相,在浙江的各类艺术节、文艺会演中的份额也在削减。越剧观众大多是45岁以上的中老年群体,年轻一代很少有人问津。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剧目老、节奏慢,缺乏改革和创新等,是造成越剧市场衰落的原因。比如,剧目大多是《红楼梦》、《西厢记》等传统剧目,脱不出“才子佳人”“男欢女爱”和“私定终身后花园、落难公子中状元”的俗套。剧作者改行离散,优秀新剧目凤毛麟角。在外界,人们对越剧的认识停留在单一的地方戏层面上,政府投入不多,社会和企业投入很少。
针对越剧现状,在浙江有两种观点:一种是政府要重视振兴越剧,要像抓京剧一样抓越剧,把繁荣越剧作为建设文化大省的重要标志之一;一种观点则认为,在社会转型期,越剧衰落是必然的结果,振兴越剧只能是“自作多情”。(谢云挺)

(摘自 《中国文化报》)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