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雪芬,无论在中国越剧舞台上,还是在中国越剧发展史上,都创下了不朽的辉煌。
12月5日,记者有机会来到上海看望这位越剧表演艺术家。老人住在二楼,住了50多年的房子高大、宽敞。
袁老喜欢读书看报,卧房、客厅都是书房。客厅,深色的地板、深色的家具,浅色的沙发、浅色的桌布,都是暖色。
北面是厨房、餐厅,高大的门窗也是深色的。西面的书架上,摆放着艺术家历年获得的奖牌、奖杯、获奖证书,恭放着周恩来总理的瓷盘像和立身塑像。南面,阳光从高大的玻璃窗照入,屋内暖融融的。东面,桌上摆着花篮、袁老平时喜爱读的书籍。
老人指了指茶几上的各种书报刊:“我们的艺术是为人民服务的,为社会服务的,艺术工作者就应该多了解人民、多了解社会,更要多读书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老人时而用普通话,时而用浙江话。
老人得知正在举行的第十届中国戏剧节上,越剧“袁派”传人方亚芬获得了梅花奖,很是高兴。她认为,中国戏剧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剧种多种多样,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我们应多学习、多创新、多改革,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人民群众的需要。
老人现在与长子住在一起,另外两个儿子常回来看望老人。记者得知,老人每天起床后都会做段自编的体操,生活很有规律。
袁老送了记者一本2002年出版的《求索艺术人生的真谛――袁雪芬自述》,并坚持送记者下楼。
回头望着这位一生求索艺术真谛的艺术家,怎能不肃然起敬?
袁雪芬 女,1922年3月26日出生,浙江省嵊县人。
1933年7月入四季春科班学戏,工青衣、闺门旦。后随科班在绍兴、宁波、杭州、上海等地演出。1942年10月起,在上海大来剧场开始从事越剧改革,在越剧界首次建立起正规的编导制度和新的舞台演出形式,逐步形成综合的艺术机制。1943年11月演出《香妃》时,与琴师周宝财合作,创造了新的“尺调”腔。其唱腔旋律淳朴,节奏多变,感情真挚深沉,韵味醇厚,委婉缠绵,声情并茂,被称“袁派”。
1944年9月组建雪声剧团。1946年5月,把根据鲁迅名著《祝福》改编的《祥林嫂》首次搬上越剧舞台,被舆论称为“新越剧的里程碑”。
1949年9月,和梅兰芳、周信芳、程砚秋作为戏曲界特邀代表参加了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并出席了10月1日的开国大典。自1950年4月起先后担任华东越剧实验剧团团长、华东戏曲研究院副院长兼越剧实验剧团团长、上海越剧院院长。1952年参加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获荣誉奖。1953年与范瑞娟合作主演的《梁山伯与祝英台》,拍摄成我国第一部大型彩色戏曲影片;同年,在《西厢记》一剧中成功地塑造了崔莺莺一角。1978年底,重新受命担任上海越剧院院长,后担任名誉院长,
曾为第一、二、三、五、六、七、八届全国人大代表和第五、六、七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