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商报9月7日报道诸暨阮市镇71岁退休教师何怡初,自筹资金3万余元,欲将自己精心创作的剧本《少年王冕》排演成越剧,并到当地学校巡演。昨天,何怡初已与浙江浣纱越剧团达成相关协议,该剧将于年底与广大学生见面。
看看听听受教益
“看那荷花上的露珠,晶莹剔透,小王冕看得不忍移目……”秋风送爽,在一个绿草茵茵的古台门里,何怡初反复吟唱着剧本里的唱词,对剧本《少年王冕》进行精心修改。
说起编这个剧本的初衷,何怡初说,这是近两年刚有的念头。他认为,越剧作为一种传统剧种,至今很受人们欢迎,村里逢年过节演越剧大戏,大人小孩全家出动看戏的热闹场面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他甚至觉得用委婉动听的越剧去吸引孩子,让他们在看看听听中喜欢上越剧并从中受到教益,是一种很不错的教育形式。
有着近40年教龄的何怡初曾在阮市镇中、原诸暨师范、杭州第十一中等多所学校从事语文、历史、美术和音乐教学工作,退休后一直在家钻研农村教育改革和国民素质方面的理论钻研。
借传统越剧实践教育理想
1992年,何怡初以一名普通教师的身份,向时任国务院研究室教科文卫司司长解思忠致信,讲述目前学校教育中出现的种种不合理状况,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何怡初的诸多教育观点被收进了解思忠撰写的《国民素质三部曲》之中。2003年,何怡初还受上海交通大学邀请,专程赴该校作《读书、做人、立业》报告。从那时起,何怡初开始思考如何把传统文化与现代中小学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
4年前,当何怡初提出想以乡贤事迹为蓝本创作越剧剧本,让越剧走进校园,让越剧文化、乡贤事迹代代相传时,他的这一想法就得到了解思忠的肯定。从此,何怡初广泛搜集诸暨乡贤的各种资料,并开始有选择地整理素材。
《少年王冕》是第一部
诸暨乡贤多达数百位,在阮市、枫桥一带就有几十位。何怡初介绍说,先选择王冕,这主要是基于三方面考虑:首先,王冕出身贫寒,他能成为著名画家,离不开他的勤奋苦学;其次,王冕幼年丧父,但却很有孝心,懂得处处为母亲分担忧愁;再则,以上两点,对现在各方面养尊处优的孩子来说,非常值得他们学习。所以第一部戏他选择了王冕的故事。
据悉,越剧《少年王冕》共分八场,其中有多处细节颇为引人入胜,如家里穷得点不起油灯,王冕为看书,偷偷爬上庙里供奉的菩萨腿上,借长明灯微弱的灯光看书;因为读不起书,王冕依偎在墙脚一遍遍听老师和学生念书,然后默默地记在心里……
“到时,我们会精心挑选一名小演员扮演王冕,他要能歌善舞,更重要的是还要会画画,我相信孩子们一定会喜欢他的。”说到这里,何怡初露出了孩子般灿烂的笑容。(记者
何超群)
(摘自 《天天商报》)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