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乃蝶之家,地乃蝶之灵,云乃蝶之裳,花乃蝶之魂,但为君之故,翩翩舞到今。”
7月11日晚,鹿城区文化中心内,新版越剧经典《梁祝》在旋律优美的女声独唱中拉开了序幕,又在这优美的旋律中闭幕,领衔主演茅威涛率领众演员谢幕,谢幕竟也是别出新意的,折扇依旧是每人手中的道具。不愧是一场视听的盛宴,果然不是徒有虚名,唯美浪漫、追求形式感,让人耳目一新。
新版《梁祝》继承了著名戏曲编剧家徐进原著的精华,又增加了一些新的内容,如贯穿剧首、剧中、剧尾的优美“蝶之歌”,《诗经》“死生契阔,与子相悦;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在剧中反复吟唱,山伯临终的唱词也有所改变。本剧舞台背景音乐是小提琴曲《梁祝》,这曲缠绵悱恻、回肠荡气的音乐如同仙乐,令人百听不厌。而在万松书院“高山流水”的一段戏,背景音乐是现代打击乐,竟也觉得悦耳和谐。
舞台背景跟以往传统舞台美术完全不同,摈弃了传统写实的亭台楼阁、闺房书房之类的场景,而完全是点、线、面的现代构成,在灯光的照射下更显神秘而诗意,桌椅等道具也被简化,属于新古典主义风格。
演员的表演与传统大为不同,不再拘泥于写实的表演,完全是写意的。如梁祝的仆人四九和银心不挑那沉重的行李箱,而是穿着一色的衣服,手中也拿着一把折扇站在各自的主人旁边且舞且蹈。折扇在这出戏中起到了出神入化的作用,所有出场的演员除师母以外,手里始终都有一把折扇,而在传统戏曲中折扇是约定俗成的小生的道具。故事初始,梁、祝二人用折扇扑蝴蝶,两把扇子不经意叠在一起促成了一次相遇;“草桥结拜”,梁、祝一次次用折扇互行书生之间的礼仪;“十八相送”,他们互换折扇表达兄弟情谊;“回十八”,二人不约而同地在扇子上题写“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寄托相思之情;“楼台相会”,悲痛欲绝的梁祝换回扇子时发现了对方相同的题词,相拥的一瞬,两把扇子交织在一起,成为一种生死不渝的誓言;最后“梁祝化蝶”,舞台上徐徐升起两把折扇成为蝶之象征,外化成为一种精神,一种意象。同时还有6位演员手拿折扇为梁祝伴舞,使舞台艺术更华丽更丰富也更好看。不再仅仅关注唱腔的优美和个性化,大量的舞蹈表演使传统俚俗的地方戏显得格调更加高雅。
另外,服装也是新版的一大亮点。剧中所有的服装冠帽都经过精心设计别出心裁,去掉了传统长长的白色水袖,也摈弃了传统戏服中繁密工细华丽鲜艳的手工刺绣,多了时尚而又古典的设计意味,刺绣大约也是抽象的电脑绣花。戏服的颜色大多是传统中国画的颜色,诸如三绿、石青、花青、淡曙红等最好看最雅致的颜色与白色配搭,好看而又经济,明媚华丽而又清新脱俗,而且梁祝的每次出场服装都还是情侣装哩!
结尾“化蝶”一出更是出神入化,象征蝴蝶的折扇徐徐升起,梁祝在艳丽飞舞的花瓣雨中“死生契阔,与子相悦;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梁山伯与祝英台前世姻缘配拢来,梁山伯与祝英台生生死死在一起。小提琴曲《梁祝》的优美旋律又再次响起,演员手中的两把折扇随着优美的舞蹈飞舞交织,加上现代舞台灯光等技术的运用,使得该剧达到唯美浪漫的高潮。我和大多数观众一样是越剧迷,对故事情节都已非常熟悉,那脍炙人口的唱段也是唱一句就知道下一句的,因而都沉浸在唯美浪漫的意境中而忘记了悲痛。
《梁祝》是越剧舞台上的保留剧目。新中国的第一部彩色电影——越剧影片《梁祝》于1953年底拍竣,袁雪芬饰祝英台,范瑞娟饰梁山伯。由于袁雪芬和范瑞娟的出色演技,使该剧成为越剧经典。
小时候我也看过越剧影片《梁祝》,尤其喜欢范瑞娟饰演的梁山伯,那种木讷敦厚温文尔雅的书生气质,浑厚朴实的唱腔与痴情忠贞的梁山伯十分吻合。而玉树临风、风流倜傥的茅威涛在尹派的传承中又有创新,并形成茅派,比起范瑞娟饰演的梁山伯,显得更加儒雅深情,扮相身段更加优美。卸妆后的茅威涛戴一副黑色边框的眼镜,很有几分知识分子的气质。现为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的茅威涛是个颇多争议的人,不过这也不奇怪。她自称是“文化人”,想必也是热爱学习善于思考勇于创新的人。出道颇早的茅威涛能在戏曲舞台上梅开三度不容易,而在当今戏曲市场如此低迷的情况下能创下如此高的票房更是不易。新版梁祝的其他演员阵容也非常强大,饰演祝英台的陈晓红是梅花奖得主,饰演祝员外的董柯娣和茅威涛一样是当年浙江小百花越剧团的五朵金花之一,也是梅花奖得主。
越剧百年,回眸经典。看新版梁祝,我有理由相信越剧艺术魅力无穷,越剧艺术后继有人,当然还要有许多像茅威涛这样优秀的演员,像郭晓男这样优秀的导演不断推陈出新、勇于突破,但是无论如何创新不能失去越剧的魂。
梁祝化蝶如此华丽的转身,可让人感觉余音绕梁三月,不知肉味了!(卢青)
(摘自 《温州日报》)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