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16家市属文艺院团演出场次增加14.4% ,观众增多39%,营收增长16.3%

深化文艺体制、机制改革有效激活了本市国有院团的活力。
一些明星院团当家人和领军人物高兴地告诉记者,本市“一团一策”的分类指导原则,使得国有院团重新焕发青春,真正放开了手脚,不但剧场的演出场次增加了,看戏的观众增多了,而且院团的营收也有了明显增长。

沪剧:立足本土求发展

上海沪剧院院长茅善玉颇有感触地说,长期以来,具有鲜明上海地域特色的沪剧艺术,面对观众的迅速流失和下一代上海人不再会说上海话的潜在危机,总感到束手无策。今年,沪剧作为上海唯一入选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的地方剧种,在市委、市政府领导的关心下,剧院立足本土求发展,坚持继承与创新并重,演出与创作并重,今年1月到7月,总共演出 163场,观众超过13万人次,票房收入超过了200万元。
为了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剧院排演了大型现代沪剧《生死对话》。为了更好地配合普及宣传禁毒工作,演员转战各地,连演20场《心有泪千行》。他们还紧紧抓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题,积极组织“沪剧回娘家”大型下乡演出活动,给家乡人送去了《雷雨》《红灯记》《大雷雨》和传统精品折子等大小剧目10多台,在市郊农村剧场的演出高达98场。好多次在田头广场搭台演出时,出现几个村倾巢而出、上万人汇聚观看的壮观场面。

越剧:面向全国闯天下

上海越剧院副院长钱惠丽告诉记者,今年是越剧诞生百年,剧院抓住这一难得契机,面向全国闯天下。他们成立了演出营销中心,积极拓展上海和全国的演出市场。
去年底,剧院牵手杭州红星剧场,签订了今年在西子湖畔月月演的合同,演出场次有望超过25场。上半年,他们还举办了北京演出周和为期10天的“东北行”,半年来的演出就达134场。今年剧院打破樊篱,主动联手各地同行,举办了3台纪念越剧百年演唱会和王文娟个人艺术回顾展,不仅在上海演,还到浙江演,取得良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在“东方讲坛·越剧音乐”系列知识讲座上,剧院请来了越剧各个流派的创始人及其主要弟子,不但讲座票成了抢手货,还乘势普及了越剧知识。他们与中央电视台、SMG综艺部等一起,发起组织了培养越剧新百年接班人的“越女争锋”电视大赛,成为上海今年的文化热点。他们还通过优化组合,新排了《虞美人》,复排了久违舞台的《情探》和《血手印》,策划推出了上海当代越剧名家展演以及越剧新人小戏展演,受到上海和各地戏迷观众的欢迎。

话剧:拓展舞台新空间

上海话剧中心艺术总监吕凉高兴地说,自从推出制作人制后,充分调动了大家的创作积极性,有效激活了院团的创作活力、市场活力和队伍活力。今年以来,他们拓展话剧舞台新空间,已上演各类大小剧目18部,这在以往根本无法想像。
中心与上海滑稽剧团联手,创排了普通话和上海方言两个版本的海派舞台剧《乌鸦与麻雀》,请来苏有朋领衔话剧《菊花香》,还排演了不少有市场的好戏,如《恋人》《情书》《欢乐复活节》《活性炭》等。特别是在主旋律作品的创作上有了明显突破,如话剧新作《牛虻》充满了戏剧张力和阳刚之气,成功深化了剧中有关“选择”与“信仰”的主题。青年观众被感动了,动情地称赞很久没有看到这么激荡人心的话剧了。奚美娟、宗福先、赵长天、陈村、顾晓鸣等也高度评价。这部半个世纪前的经典,对我们在新形势下坚持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树立和践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具有积极的启迪作用。还有大山、王、康爱石等联袂主演的话剧新作《红星照耀中国》,也被誉为近年来不多见的既富有艺术感染力,又具有剧场观赏性的作品,而且两部主旋律作品都赢得了良好的市场业绩。

创新:激活院团生命力

据上海市文广局的统计,今年上半年,上海市16家市属文艺院团总共完成演出场次2960场,比去年同期增长14.4%;观众人次175.12万,同比增长39%;演出收入3724.49万元,同比增长16.3%。不少院团的演出场次增幅更是超过了 50%以上,如上海歌剧院上半年演出157场,同比增长60%。他们主动联手东方艺术中心、上海音乐厅、艺海剧院等各家剧场,推出各类演出季和专场音乐会,还在各高校开展“经典走向青年”和“名曲名团进名校”等活动,都收到良好效果。上海杂技团上半年更是演出场次高达578场,同比增幅54.5%。多媒体杂技剧《时空之旅》,到下个月将创造驻点演出整一年的国内市场新纪录。《时空之旅》海外版的打造也已正式启动,围绕“时空”品牌系列开发衍生产品和海外市场的工作全面展开。文化体制、机制的改革与创新,使本市国有院团的整体实力和市场运作的执行力都得到显著增强。今年以来,市属文艺院团原创作品不断涌现,诞生了舞剧《天边的红云》、芭蕾舞剧《花样年华》和民族音乐会《上海回响》等一批新创剧目。昆剧连台本戏《长生殿》等也都将在年内登上申城舞台。(记者 端木复)

(摘自 《解放日报》)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