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剧很美,一旦喜欢上就忘不了它。它唱腔优雅委婉,似潺潺流水动听;故事里才子隽永潇洒·佳人俏丽柔美;真是个唯美的剧种,喜欢它的不止是我,还有我的爱越戏社的姐妹们。
通过晚报我发出戏友征集,07年的初冬,株洲越迷们第一次相识在炎帝广场,尽管人数不多又是素昧平生,可是唱起越剧,陌生人瞬间变成了旧时友,我也不再是一个孤独的戏迷了。
不久,“株洲爱越戏社”一个业余的群众组织成立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水中望月负责整体协调,心愿负责节目演唱,清梦是财务总管,“三个臭皮匠”形成一个核心小组,就这样不知天高地厚·且乐此不疲地为戏社忙活着。
戏社成员年龄小至20的毛丫头,年长至70以上的古稀奶奶,各行各业,群英荟萃。戏友们在一起,聊着越剧·唱着越剧,气氛愉悦而融洽,大家不断地学会新段子;互相了解更多越剧的知识;切磋各个流派的唱腔特点,传统文化在株洲还真的得到发扬光大哩。
每个周六是我们聚会的时光,尽管,不断地有人加入又不断的有人退出,然而素有越剧情结的人,一定在这里得到了抒怀。
戏社要发展,水平要提高,我们不能局限于这种闲聊的形式,越剧不止是用来聊侃用来唱的,越剧的表演唱才能让戏迷提高水平·过足戏瘾,,问题是:唱得好的不会演,愿意演的唱不好,扮相俊的太腼腆,会唱会演的不愿上,最头痛的是思想工作要做几百遍,依然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那种。。。看来我们戏社还是属于保守满足型,大部分戏友认为,喜欢越剧,能在一起唱一唱哼一哼,聊一聊乐一乐,就很开心了,何必那么认真那么投入?其实我又何尝不是这种满足型,大家在一起随心所欲多好。。。戏社发展到今天,“三个臭皮匠”已经没有选择了,只能硬着头皮上,也许我们很霸蛮,也许我们很张扬,但是,我们的方向应该没有错,作为一个团队,面对外界,我们总要有几出拿得出手的节目,长沙·岳阳等各地戏社节目演得如火如荼,我们却是冷清清羞答答,千呼万唤始出来。革命的口号怎么来着:没有条件要上,创造条件也要上。于是,戏社的姐妹改变观念,挑战自我,跟着胆大的一起舞弄起来,草鞋是边打边象,表演是越来越有进步,人道是“初生牛犊不怕虎”,成立半年的戏社,就把荷塘区的领导请来观看我们的节目;09年元宵,戏社居然敢接演元宵灯会民俗文化展演,居然演得有模有样,热闹非凡,居然演得观众久久不愿离去。这一步我们算是迈出去了。
已经不错了,有了良好的开始,就该再接再厉了。然而随之而来的还有一些无奈的失落感,不愿参加表演的戏友,渐渐的减少了团队的活动,尽管排练尽量不安排在常规的活动日,但我们的计划可能还是影响了戏友的初衷,爱越戏社是大家的,这里有大家的欢乐·寄托,只要你愿意,这里永远是你的开心之家,也许我们的工作有误,也许我们能力有限,面面俱到难以做好,但是越剧使我们有缘相识相聚,我们就能十年·二十年·甚至一辈子携手共勉。
戏社成立至今近两年了,走过风风雨雨,回望一路走来,姐妹们戏友们付出的热情,付出的精力,付出的心血,都历历在目,令人难忘:才女媚娘为寻场地发论坛,引来媒体关注,歪打正着让戏社上了一回电视;顾姐宗姐请琴师,三番五次才找到最佳伴奏师傅,戏社的琐事也是任劳任怨的干着;飞剑为戏社演出自带家属来摄像,相机一端就是好几个小时,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资料;小越唱得好懂得多,戏友找她指点啊刻碟啊她总是不厌其烦竭尽所能;悟觉·西西每次参加排练都是十分的投入,戏社少不了这样的骨干;任阿姨自己创作剧本,执着操劳也是非常的不容易;心愿和清梦自然是没得说的,没有她们戏社也许早就散架了;戏社的姐妹说不完道不尽,每一个人的付出都让我感动,每一个人的才智发挥都是我学习的机会,这一班姐妹哪个有?还有新来的的几个廖姐·看云·小龙。。。。个个是重磅出击,为戏社增添了新的活力。
我们戏社是个自发的业余的群众社团,没有场地,没有经费,也没有行家指导,维系我们的只有热爱·热情·执着·团结·互助,在株洲这个越剧并不盛行的地方,我们开辟着一方乐园,我们为她浇水·为她壅土·为她忙碌。(株洲爱越戏社)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