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小百花和香港,还真有很深的渊源!”在浙江小百花越剧团,茅威涛一听记者提到香港就这样说,“小百花的前身叫‘小百花赴香港演出团’,当时是为了去香港表演越剧专门组建的。”

在茅威涛办公室的墙正中,挂着一幅小百花的女孩子们在中南海西花厅和邓颖超的合影,“这是1984年春天拍的,那个时候我们刚刚从香港演出回来不久。”1983年,浙江组织了一批年轻越剧演员赴香港演出,刚刚20岁的茅威涛也成为其中一员。

“第一次去香港心里确实有些紧张和忐忑,对什么都很新鲜,在香港我第一次吃到了蛋挞,当时想世界上还有这么好吃的东西啊。”茅威涛对记者说,“没想到的是一到香港就受到了热情的接待,让我们感觉特别亲切。”

在随后十天左右的演出里,茅威涛和其他二十几个女孩子的表演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在香港一炮而红。“表演完了以后现场的气氛真的是太热烈了,当时舞台的大幕一拉开,我们这些十几二十岁青春靓丽的女孩子一亮相,就把观众们震住了。”茅威涛回忆起当时的情形有些眉飞色舞,“观众里有很多以前江浙一带过去的,听到乡音乡曲,都非常动容。有位老先生在听了我们唱的五女拜寿以后,竟然晕倒了。后来听别人说他自己也有五个子女,处境和剧中的主人公有些像,被我们唱得入了戏,于是触景生情。”

“小百花”这三个字当时在香港风靡一时,十天来五女拜寿、汉宫怨和双玉蝉以及十多场折子戏轮流上演,到了后来竟然一票难求。“很多老戏迷着迷得不得了,有三四位老戏迷跑到后台要认我当干女儿。”茅威涛笑着说。

巡演回来以后,当时浙江的有关领导觉得小百花如果就这样解散了,太可惜了,于是这个集中了当时浙江最优秀越剧年轻演员的越剧团得以保留下来,名字也从“小百花赴香港演出团”改为“浙江小百花越剧团”。

从此以后,茅威涛随着小百花几乎每隔一两年就要到香港演出一次,每每戏迷们都会非常热情地迎接他们的到来。“去香港演出我也认识了香港文化界的很多名人,像著名导演李翰祥、徐克等人,我积极地向他们推介我们的越剧文化,后来我们还和香港话剧团搞过合作。”

转眼之间到了1997年,在回归前夕,小百花艺术团参加了文化部组织的一次迎接香港回归的演出,越剧是此次演出的惟一地方戏剧。

“这次香港回归十周年我也很关注,也希望能够再去香港为香港市民表演,但是由于前期预约等一些原因时间有些不凑巧,我们初步定下来明年3月参加香港的一个国际艺术节,以此作为献给香港市民的回归十周年礼物吧。”茅威涛说。

(摘自 《钱江晚报》)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