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剧四姐妹回首来时路

近日在社会各界引起广泛关注的“纪念袁雪芬、范瑞娟、傅全香、徐玉兰舞台生活七十周年庆”《一代风华》的4场专场演出和2场流派综合演出将作为本届艺术节的参演剧目和开幕系列演出,于今晚起至20日上演于天蟾逸夫舞台。日前,全国文艺界近百名知名人士集聚一堂,聆听袁雪芬、范瑞娟、傅全香、徐玉兰这四位越剧见证人回顾往事。

袁雪芬:粪包硝镪水变法心不变

上世纪40年代,袁雪芬所在的“四季春”随着几个越剧班团到上海谋生。可是当时演出的都是胡编乱造的幕表戏,袁雪芬感到这种胡编乱造的演出既欺骗观众,也糟踏自己。她主动提出自己拿十分之一的薪水,用其他钱去请编导舞美人员来一同改革越剧演出。这一改革,就招来既得利益者的不满,甚至遭到粪包、硝镪水的威胁。
时到今天,袁雪芬仍然不忘心心念念的越剧事业:“希望乘我们还有思维能力,让我们与越剧支持者一道,研讨越剧发展的前途吧!”

范瑞娟:“讨饭戏”起家依恋老戏迷

范瑞娟可以说是从“讨饭戏”起家———沿门唱书,讨些年糕、粽子糊口。
在许多剧种或多或少为了迎合新观众而舍弃了一些传统精华的今日,范瑞娟对于老戏迷仍然有难以言表的依恋:“我永远忘不了观众通宵排队争购戏票的情景,忘不了剧场里观众热情的掌声。许多观众成了我们真诚的朋友,在我们处于逆境时,给我们无微不至的关心和帮助。我坚决反对放弃老观众的说法。”

徐玉兰:今生不后悔越剧新四化

徐玉兰向记者表达了她对越剧永不后悔的挚爱:“我从十二岁起就喜欢越剧,整整七十年来,越剧事业同我的生命紧紧连在一起。”
徐玉兰曾经提出“越剧新四化”———布景美术化,唱句改良化,演出潮流化,化妆现代化。每搞一出新戏,都要求千方百计创编一些有新鲜感的唱腔,既符合人物感情,又要使台下观众爱听爱学;久而久之,便会在传唱中流行开来。

傅全香:险做童养媳高腔女词人

四姐妹大多出身贫苦,傅全香更是经历了常人难以想像的磨难。她出生农村,差点被送给人家做童养媳。为求活路,傅全香才去学戏。
而今,赶上了这个热爱艺术追求文化的整体氛围,傅全香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动力:“我学习女子越剧前辈施银花的唱腔、京剧大师程砚秋的行腔和水袖功等表演技巧、评弹名家徐云志的‘迷魂调’,还有周璇的有江南民歌风味的歌曲。”年过70,傅全香还拍摄了越剧电视剧《她在丛中笑》,塑造了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形象。(记者 谢正宜)

(摘自 《新闻晚报》)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