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芹可能并未想到,《红楼梦》造就了几代艺术家,并使越剧成为全国第二大剧种。尤其是宝黛爱情线的提炼,知己之爱、含蓄之爱、执着之爱浓缩于一体,缠绵悱恻、意蕴丰富的情境更赋予了文学品位,达到了雅俗共赏的艺术效果。当年,万人空巷看“红楼”、百看不厌唯“红楼”成为越剧发展史上一大奇迹。1月17日,赵氏工坊再演“红楼”,确切地说,应该是唱“红楼”,则给人以完全不同的艺术感受。

清唱剧源于西方教会音乐,经后人发展成为有别于歌剧的另一艺术表现形式。虽然淡化了戏剧情节的冲突,但因其强化了演唱及其音乐,同样被人们追捧。此番,赵氏工坊当家人赵志刚便以如此颠覆、如此现代的样式来演绎千古传唱的《红楼梦》,真可谓中西合璧、古今贯通。“赵王子”曾经演绎过交响版《红楼梦》,此番的艺术尝试不是简单的升级版,而是“赵派”宝玉情到深处的集中爆发,太虚幻境的空灵想象——“赵王子”还是那样的年轻,富于激情!

越剧清唱剧《红楼梦》虽然采用西方的艺术样式,但始终抓住了民族根基这个命脉。全剧紧紧围绕越剧《红楼梦》原有的音乐素材,加之表现力极强的交响化处理,实现了民族音乐交响化与交响音乐民族化的有机统一,通过幕间曲、合唱等,串起全剧的情节,把近年来比较流行的“戏曲交响乐”做到了极致化。听来,既有宏大的气势,又无突兀的生涩,越剧清唱剧还是姓“越”的主基调完美诠释,场内气氛十分热烈——“赵王子”的艺术追求又进入另一高度,富于厚度!

越剧清唱剧《红楼梦》既然姓“越”,那么绝对须遵从戏曲的规律,从而展示越剧的典雅之美。此版《红楼梦》保留了“读西厢”“劝宝玉”“黛玉葬花”“金玉良缘”“黛玉焚稿”“宝玉别林”等经典唱段。王子的演唱几乎原汁原味,声线、气息、行腔等均保持原有的巅峰状态,令观众回味无穷,十分“煞根”。“吕派”黛玉、“袁派”宝钗几乎是全新的角色塑造,给该剧带来了不少惊喜,还原与创新融汇一体,流派特征鲜明,韵味浓郁,但音乐元素不时有创新。尤其是《金玉良缘》一折中,加入了“生离死别在今宵”的三重唱,让人依稀感觉有赵版《家》中“洞房相思”的艺术创造,音乐层次丰富,宝黛钗的情感脉络也有了清晰的挖掘,令观众十分“入戏”——“赵王子”没有忘却越剧的根,富有温度!

多姿多彩红楼梦,水乳交融清唱剧。赵氏工坊新体制,艺术境界永无止。作者:王威仪 摄影:浦新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