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舞台美术的发展历史,就是一部不断创新、超越的历史。传统与革新又绝不是相互对立的,传统只有在革新中得以延续,革新只能在传统基础上加以发展。这次对越剧《玉卿嫂》的舞美创作,我们既不“固守”传统,也不“颠覆”传统,而是在继承、吸收越剧艺术优秀传统的基础上,发展、创造具有现代感的舞台演出样式。

舞台美术怎样才能具有现代感?我想,它应该具有现代绘画,现代造型艺术的观念,运用现代的舞台技术及新型工艺、材料等多种手段,既要遵循、继承传统的规律并努力开拓、发扬相结合的美学原则。所以,观念的更新、表现手法的开拓和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是舞美创作具有现代感所必须具备的。

根据剧情和导演的总体构思,《玉卿嫂》的舞美创作无意追求高、大、全,赶豪华包装的时髦。力求在平淡、简洁中,质朴无华地舒展剧情、烘托气氛,营造《玉卿嫂》的“这一个”的演出风貌。我们的设计要旨是:要突出人物,突出演员的表演,景随情生,景随人移;景物尽最大可能与戏剧情节、人物情感和演员的动作融为一体;要以简代繁、以少胜多、点到为止,充分发挥观众的联想;要随着剧情的进展,人物心理情感的变化,快速地转换戏剧空间和环境;不搞布景、灯光的自我表现,不喧宾夺主,更不搞“戏不够,景来凑”。

《玉卿嫂》的舞美创作,在认真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吸收当今舞台上的多种表现手法,不拘一格,为我所用。有意识地把话剧思维引入到戏曲舞美创作中来,将偏向于对时间的选择转为对空间、环境的选择。既保持越剧艺术的本体特色,又借鉴话剧艺术在构成、营造空间上的表现手法,将虚拟与写实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营造出既不是话剧样式,又不同于传统戏曲的舞美演出样式。现在,《玉》剧舞台上共有:十数块黑色屏片,前后分成三道布局,它们可以任意移动组合;一组高低不等的平台也可以根据需要而移动;十多幅绘有江南小镇,浙东山水风情的画景,以及各场景所需的大小道具、景片等,构成了《玉卿嫂》舞台布景的基本结构及框架。随着剧情的发展,人物情感的起伏展现,调度节奏的变化,在演员的表演中,在无场次的流动变换中,呈现出多种戏剧空间和场景。

《玉卿嫂》第一场,戏从江南大户人家的正厅开场。一组精致的靠椅茶几,数盏精巧的宫灯,四块黑屏的两侧空隙处衬以斑驳的砖墙、漏窗的画景,勾勒出富家客厅的情况。元宵节里众人忙着为少爷寻找保姆。随着一声“让玉卿嫂进来”的呼唤,在音乐节奏中头道黑屏缓缓打开、二道黑屏再缓缓打开,第三道黑屏再被打开,背景上呈现出一堵富有江南特色的黛瓦粉墙,强烈的阳光倾洒而下。此时,舞台上呈现出似是一扇扇门为玉卿嫂而打开的感觉。合着“玉卿嫂、玉卿嫂,乌黑的眼中,忧伤知多少!”的伴唱声,玉卿嫂手挎布包,踏着一溜高低有致的平台从舞台深处款款而上,进大门,入二门,穿回廊,到厅堂,有力地烘托出玉卿嫂的形象塑造和首次亮相。当玉卿嫂领着少爷出门放风筝时,头道黑屏拉拢,隐去人物,成了全黑的二幕。紧接着黑屏再次拉开,场景从序幕客厅瞬间转换成了少爷家的后花园:一幅秀竹、太湖石的画景,一组高低不等的平台,……玉卿嫂同少爷在后花园里尽情地放飞风筝。随着剧情发展,少爷在胖大娘的唆使下,暗中跟随玉卿嫂行路、过桥、穿街、走巷。这里导演运用传统戏曲的表现手法,充分发挥演员的演技,在唱、念、做、舞中完成全过程。此时,二道黑屏隐去了竹林画景,撤去低平台,只留下一个高平台的空黑场景,让演员充分表现,自由发挥。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