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7月11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陆遥) 越剧有“服装美”一说。这一期,让我们走进嵊州的越剧博物馆来欣赏一件精美的蟒袍,了解越剧兼容并蓄的创新意识和包容发展的剧种内涵。

在越剧的发源地嵊州,矗立着中国首家专业戏曲博物馆——越剧博物馆。

这个1990年10月18日面向公众开放的博物馆,堪称中国越剧发展史的文物收藏中心、专业研究中心、公众教育中心。馆内目前有藏品28000多件,涵盖越剧的服饰、道具、剧本、剧照、乐器、曲谱、演出说明书及重要纪念品等8个系列。

“可能在许多人的眼里,越剧的历史也才100多年,越剧博物馆里也不会有什么有份量的文物,其实不然。我们这里的文物属于近现代文物中的可移动文物范畴。比如这件施银花五彩鳞形光片绣龙纹深玫瑰红色蟒,就于2003年7月被浙江省文物鉴定中心专家鉴定为国家一级文物。”嵊州越剧博物馆馆长俞伟告诉记者,她推荐的这件“镇馆之宝”,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与工艺价值。

为什么会有这样精美的戏衣,这还得从越剧的历史说起。

沿着越剧博物馆的展厅参观,俞伟一路娓娓道来:“20世纪30年代后期至40年代,越剧在上海立了脚跟,成为当时民间的第一大剧种,穿着、打扮也达到了鼎盛。”那时候,一些主要演员非常重视自己的“私彩行头”(也称“私房行头”),往往戏班老板在搭班聘用演员时,也要看演员“私彩行头”的多少。当时的观众也是看人看行头,看行头看人,因此名演员竞相炫耀行头,有的小旦演出一夜连换十多套新服装,出现金亮的光片服装,从而形成舞台上人人头上珠光宝气、个个身上光片闪闪的现象。

据记载,越剧服装的形式和种类多样,戏衣可分为蟒、靠、官衣、帔、褶子、开氅、裙、古装衣、箭衣、马褂、英雄衣、夜行衣、八卦衣、罪衣罪裤、背褡、斗篷、云肩等近20个不同品种。

蟒,又称蟒袍,为剧中帝王后妃及将相上朝、升堂、出巡时穿着的礼服,分为“男蟒”和“女蟒”。女蟒,是剧中身份较高的女性人物在公开场合所穿的礼服,颜色有红、粉、紫、白、秋香色、古铜、紫绛等,基本样式与男蟒相似,但长度仅及膝,两侧无摆。旦蟒为齐肩领,穿着时还要带上云肩,即轮廓如云朵形的披肩,纹饰鲜艳华美。

越剧博物馆里的这件“镇馆之宝”,便诞生于这个时期。

“都说越剧有‘五美’:故事美、音乐美、舞台美、服装造型美、角色美。欣赏了这件蟒袍后,你就会明白为什么越剧会有‘服装美’这一说,也会了解越剧兼容并蓄的创新意识和包容发展的剧种内涵。”俞伟说,从1990年越剧博物馆开馆至今,这件施银花五彩鳞形光片绣龙纹深玫瑰红色蟒一直都是参观者驻足欣赏的焦点。它的历史价值在于,不但折射出了那个时代越剧拥有的社会和经济地位,而且代表了越剧服饰的创新之最。

走入越剧博物馆内的第二展厅,靠墙最显著的位置就展示着这件“镇馆之宝”。

细看这件施银花五彩鳞形光片绣龙纹深玫瑰红色蟒,面料为真丝素绉缎,蟒身上的纹饰由五彩光片绣缀而成。蟒的正身前后、两袖用群青色光片各绣一条腾云驾雾戏珠的龙,在蟒的下摆用群青色、银色、绿色光片绣有“三江水”纹,蟒身空余部分用深玫瑰红的光片覆盖。

同时,其工艺价值也是极高的。这件戏服的面料为我国独特的真丝素绉缎,图案是典型的中国吉祥纹饰,独具匠心地采用不易损坏且色彩艳丽的五彩光片手工绣缀,蟒袍周身共耗用不同颜色的塑料光片258670多片,制作工艺复杂,成品精美。连龙眼用的都是突起的钢片,颇具立体效果,显得栩栩如生。

“所有的光片都由国外进口,由多位手艺人纯手工绣缀而成,连左右手的图案都不一样。”正如俞伟所说,在灯光照射下,整件戏衣闪闪发光,让人不禁联想起它当年在舞台上的光彩。

根据当时的时代背景,制作这样一件蟒袍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和人力,更需要花费比较大的财力。俞伟说:“我们现在很难去考证这件衣服的真实价值。只知道同一时代有一件工艺在它之下的金光片鳞,价值是4两黄金。”越剧博物馆曾经想寻找目前是否有地方能做出这样的艺术品,然而光片的质量和绣工,都很难达到当时的水准。

除了戏服本身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外,这件五彩鳞形光片绣龙纹深玫瑰红色蟒的主人也是大有来头的,她就是“花衫鼻祖”施银花。

袁雪芬等“越剧十姐妹”被广大戏迷所喜爱。其实,早在“越剧十姐妹”的年代之前,女子越剧演员的代表人物是施银花、赵瑞花、屠杏花、姚水娟等人,她们被称为“三花一娟”。她们是绍兴文戏男班过渡到女班的代表,也是女子越剧早期的名旦。

施银花是嵊州市甘霖镇施家岙村人,女子绍兴文戏时期的著名旦角。在她之前,越剧都是男性演员,没有女性演员。她是越剧史上第一位女花旦演员,后被誉为“越剧泰斗”“越剧皇后”,并冠为“三花”之魁。

1923年入第一副女子科班习小旦后,她学艺刻苦专心,得师傅金荣水悉心教学,脱颖而出,成为科班头牌,在启蒙戏《双珠凤》中饰演主角霍定金。1925年在嘉兴演出时,在琴师王春荣的帮助下,创“四工调”,开创了女子越剧一代新腔,促进了女子越剧的大发展。

1938年6月,以她和屠杏花为首,在上海组成“第一舞台”,被誉为“花衫鼻祖”。唱腔上学习、继承男班名旦琴素娥的花腔,婉转圆润,被称为“施腔”。

作为女子越剧的开拓者,她不仅聘编导大量编演《潇湘秋雨夜》、《真假嫦娥》等新戏,还在大中华戏院首次演出了从申曲移演的《雷雨》,开女子越剧表演时装戏之先河,对越剧发展起到了巨大的影响。

“这件戏服是1937年施银花在上海演出《孟丽君》时专门请人设计制作的。”俞伟讲述起这件文物背后的故事。1949年,随丈夫到中国台湾地区后,施银花继续致力于自己热爱的越剧事业,把此蟒转赠给同样热爱越剧的俞兰芳,并认她为干女儿。

1992年年初,俞兰芳带着施银花的遗愿,专程回家乡嵊州探亲,越剧博物馆资深研究人员、被誉为“越剧活字典”的丁一同志在听到这一消息后,主动前往俞女士下塌处——剡溪宾馆拜访。交谈中,丁一提出是否能把她以及施银花有纪念意义的实物、史料捐赠给越剧博物馆,不但能让大家更好更全面地了解中国台湾地区的越剧,而且这也是保存施银花遗物最有价值的做法。

俞兰芳仔细考虑了一个晚上。第二天一早,丁一再次来剡溪宾馆,俞兰芳答复说,干妈留给自己的东西不多,但都很珍贵,如果能妥善保管,她愿意捐赠一部分给越剧博物馆。“后来,俞兰芳回台后,就将这件饱含着施银花对越剧及对自己无限爱意的光片蟒寄来了,之后就一直珍藏在嵊州越剧博物馆。”俞伟说。

自1906年3月27日,嵊州甘霖镇东王村在香火堂前的草台演出开始,越剧诞生至今已经111年。从农村民间小戏发展成为综合性的现代剧场艺术,从嵊州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是一部既有辉煌,又有艰难曲折的历史。不妨步入越剧博物馆,感受越音润物,越韵动人的美妙之旅。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