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门搭建的古戏台,十六串鲜艳的红灯笼,在那熟悉的越剧旋律中,一个烫金的“越”字从舞台纵深处缓缓推出,11位越剧流派的创始人也一起步入台口。这场景,不由让人想起越剧的身世,从江南水乡到繁华都市,从沿街卖唱的“的笃板”到传唱大江南北的“第二大剧种”。昨晚《盛世越苑迎盛会》结束3场演出,让观众看到历经百年但依然充满活力的越剧。
三场演出,各有偏重。第一场《流派纷呈百花艳》,来自全国各地的26位演员演唱了越剧14大流派的著名唱段。第二场《华彩乐章流韵长》,全是传统名剧的经典折子。肖雅、华怡青的《山河恋·送信》,让人想起袁雪芬、尹桂芳等越剧十姐妹,想起她们当年的联袂义演;多年未合作演折子戏的范傅流派传人陈琦、胡佩娣,一段《梁祝·十八相送》,台下喝彩声不断,终见老将和经典的魅力所在。
最具特色的是第三场的《梅花玉兰相辉映》,10出折子戏,几乎都是新创剧目。人们终于发现,越剧舞台上不再是“算不完的命,哭不完的灵”,当今越剧舞台上的中流砥柱,不再是流派创始人的克隆品,逐渐成熟的剧目和创造性的表演,让这台晚会充满时代气息。
越剧不再全是才子佳人,陶琪的《李清照》,用婉约的越剧演绎婉约词人的悲欢离合;周云娟的一出《巧凤》,让观众发现越剧的现代戏也是如此好听好看;谢群英的《流花溪》,开创了近年来越剧连台本戏的先例,唱腔依然是那刚柔相济的金派唱腔,塑造的清末封建家庭的女子却是越剧舞台所少见的。《蝴蝶梦》的梦幻,《梅龙镇》的华彩,《西施》的清新,《白兔记》的古朴,《三世奇缘》的传奇,每一出新戏,都让单调的“的笃板”声渐渐远去,留下色彩斑斓的都市越剧。(记者 张裕)

(摘自 《解放日报》)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