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看戏真有意思”“戴上3D眼镜就像进入了全新的世界”“600个多座位的剧场,坐在倒数第二排看基本没有距离感”……日前,上海戏曲艺术中心携3部3D戏曲电影,京剧《曹操与杨修》、昆剧《景阳钟》、越剧《西厢记》进京展演,吸引了大批年轻观众。

戏曲与3D电影碰撞,会擦出怎样的火花?令人期待。戏曲与电影联姻,早在上世纪就开始了,由梅兰芳主演的戏曲电影《生死恨》于1948年底上映。其后,越剧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天仙配》《红楼梦》《碧玉簪》、评剧电影《花为媒》、京剧电影《白蛇传》等陆续上映,让这些传统戏曲名篇家喻户晓。插上电影之翼,戏曲飞得更高、更快。

与普通电影相比,3D电影与戏曲似乎更配。一方面,它将传统戏曲演绎得更加传神。传统戏曲讲究唱、做、念、打,尤其是“打”,它是传统武术的舞蹈化、格斗场面的艺术化,用3D表现将更加逼真,更能给观众带来感官刺激。3D电影让观众对演员的“手眼身法步”,甚至面部肌肉的抖动都看得一清二楚,非常过瘾。另一方面,3D电影的受众趋于年轻化,正是戏曲所盼望的。戏曲传承,不仅需要年轻人入行,成为梨园新势力,更需要大量年轻观众捧场,共同构建戏曲新生态。

戏曲不排斥新技术,新技术赋予戏曲作品新的呈现方式,让戏曲面貌一新,这种探索值得鼓励。希望有更多视听新技术进来,焕发戏曲新活力。(连海平)

(摘自 《广州日报》)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