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戏剧文学奖”——这个国内戏剧界级别最高的学会奖对于杭州人来说,并不陌生。前年、去年,杭州编剧余青峰都曾获得过这个奖项的金奖。上月在今年的第六届“中国戏剧文学奖”中,一下子有三个杭州人在1336个参评剧本中脱颖而出,分别获得了三座银奖,这三个获奖剧本分别是:包朝赞的新编民间传奇《梅花谣》、沈经伟的现代戏《同“床”异梦》,余青峰的越剧《大道行吟》。
比较有意思的是,这三个获奖编剧分别代表老中青三代。包朝赞是获得国务院突出贡献政府特殊津贴的资深老编剧,沈经伟则是杭州编剧的中流砥柱,而余青峰,则是这几年新跳出来的年轻编剧。这样的成果再度彰显了近年来杭州市文化政策的卓有成效。
数据表明,仅2007、2008两年,杭州就有20件文艺作品荣获中宣部认定的国家级奖励,45件作品获得省级奖励,15件作品获得国际奖项。去年杭州市出台的《杭州青年文艺家发现计划》,明确今后每年投入3000万元经费保障“计划”的实施,这都是一个城市对“以一流环境造就一流人才,以一流人才创作一流作品”前景的郑重承诺。
昨天,三位获奖者在接受采访时也不约而同提到,杭州市对文化的投入、扶持力度,大环境的宽松,是他们自由创作的有力保障。
包朝赞的女人戏
包朝赞出生于1938年,一直以来他写的戏几乎都和女人有关,比如《梨花情》,比如《流花溪》,这次的《梅花谣》也不例外,历经苦难,却不改风骨。包朝赞曾经在多个场合很朴实地表示,越剧这样柔美的剧种和苦难、善良的美丽女主角是非常相配的。所以无论如今戏曲改革的口号喊得多么响亮,老包依旧我行我素地写着他的女人们。
戏剧要有美感、情节要有冲突、故事要讲得流畅、时时记得针砭时弊,老底子的编剧都这样写故事,老包也非常朴素地遵循着这一原则。“我写的戏不够高雅,也不深刻、前卫,但是老百姓爱看啊,看了之后还有一点小感悟。中小剧团也欢迎,因为投资少,还能收回成本。只要这样可以,我的理想也就实现了。”对于老包来说,比得奖更高兴的是这出《梅花谣》,就是杭越三团带着下乡,每一处都成为观众必点的保留戏目。
沈经伟的主旋律
《寒号鸟》《爱的心碎》……虽然已经50多岁,但沈经伟的作品一直以来保持着很纯真的风格。故事不复杂,情感很朴实,旋律很主流。“我的戏剧理念就是文以载道。”沈经伟说。
说起来,沈经伟得奖的《同“床”异梦》是一部老剧本了,此剧本在1984年就已经成形,但是沈经伟认为这剧本在25年后的今天,还依旧有现实意义。“两个小青年,开了家早餐店,于是围绕着这门小生意,两个人的人生观、爱情观进行了激烈的碰撞。”沈经伟说,她就是要坚持写主旋律的戏,呼唤良知与人性的回归。所以沈经伟的这个剧本也是三个获奖剧本中唯一没有现成排好的戏,而是光凭剧本获奖的。
余青峰的越剧孔子
作为年轻人,1973年出生的余青峰总是很喜欢捣鼓新玩意儿,比如和田沁鑫合作的实验越剧《结发夫妻》,又比如很洋化的越剧《简·爱》,而这部获奖作品《大道行吟》也是非常担风险的,因为剧的主角是孔子,这也是越剧舞台上第一次出现孔子的形象。“孔子的一生不停地在流浪,而我也是这样,从一个地方,漂到另一个地方。”对于这位年轻的编剧来说,写作就是抒发心声。至于没有按照常规经常“挨骂”,那全属于没有所谓的事。
不过漂浮的余青峰觉得杭州就是他的福地,是他的最终停留地,“我是杭州‘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最典型受益者”。在杭州的生涯几乎就使他成为了获奖专业户。创作了七部作品,得遍了全国各大奖项,“中国戏剧文学奖”得了三回,前两次是作品《赵氏孤儿》和《李清照》拿了两个金奖,另外还获得“曹禹文学奖”等分量很重的奖项。
得奖不过是个目标,编剧们的计划表还排得很长。包朝赞新近完成了新戏《女人梦》;沈经伟的又一只“小鸟”《凤凰涅槃》即将上演;余青峰的新越剧《烟雨青瓷》很快开排。老百姓们坐在剧场里的新盼头,还是很多的。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