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花溪》给越剧带来了什么
浙江日报杭州9月1日讯(记者王婷)越剧还是那个越剧,观众却不止那些戏迷。杭州越剧院的新编民间传奇剧《流花溪》今晚在杭州红星剧院上演,作为一次开拓戏剧演出市场的尝试,传统越剧这一次穿上了时尚的外衣。
戏还未演,三大卖点就已“出笼”。首先,《流花溪》是分上下两本的形式来演绎一个跨越四代人的传奇故事,加上中场休息的20分钟,整部戏总长度为4小时半,这在越剧演出史上极为罕见;其次,担纲主演该剧的是杭州越剧院的两位梅花奖得主谢群英和陈晓红,两朵“梅花”同台展示技艺无疑能吸引很多戏迷的眼球;再者,考虑到演出从晚上6时半开始,演出方在中场休息时特别为观众准备了免费夜宵,看戏的同时还能品尝美味点心,周到的服务让演出的内涵丰富了起来。在今晚的实际演出中,这些“卖点”都成为了“亮点”。台下坐得满满当当的观众涵盖了几乎各个年龄段,令人意想不到的是,4位盲人朋友闻讯而来,虽然看不见但能够现场感受到纯美的越腔仍让他们兴奋不已。在曲终人散的夜半时分,4辆免费送客车再一次让观众享受到了“上帝”的待遇。
与很多现代流行元素相比,低调的越剧一直都疏于包装,而《流花溪》却带着令人耳目一新的“包装”闪亮登场了。这出戏讲述的是发生在清末民初江南山乡一个古老封闭的大家族中,四代女人恩怨沉浮、悲欢离合的传奇故事,把杭州越剧院擅长刻画人物心灵的细腻表演风格发挥得淋漓尽致。《流花溪》的“包装”尝试并不立足在改变越剧这门艺术之上,凡是越剧的唱、念、做、打都没有一丝一毫的偷工减料,可以说支撑《流花溪》的仍是传统的“戏骨”,并在表现形式上添加了时尚的包装。用“连台本”的剧目形式演越剧是《流花溪》的一大“包装”手段,近几年的连台本戏大都出在京剧和昆剧中,像《宰相刘罗锅》、《牡丹亭》等连台本戏都广获好评,越剧连台本本身就具备了市场号召力。在演出过程中《流花溪》还突破了程式化、概念化的传统表演模式,借鉴了现代音乐、舞蹈等其他艺术门类的表现手段,有了现代色彩的“包装”。更重要的是,《流花溪》的上演始终沉浸在浓浓的人文关怀中,无论是免费夜宵还是免费巴士,观众都能切切实实感受到自己是作为“上帝”的消费者,这种营造人文色彩演出氛围的尝试既有利于传播传统文化又带给广大观众实惠,是一种双赢的“包装”。当观众由衷地说出“这样掏钱看戏——值”的时候,《流花溪》煞费苦心的“包装”也就值了。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