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慕名探访了杭州红星剧院,踏进位于繁华西湖大道南侧的红星剧院大门,第一印象是井然有序、生机勃勃。我们看到了一整套值得期待的演出安排,一个又一个的系列项目将推出,一批新的品牌在打造之中。经理陈国欣说,我们就是通过这样的不断创新,不断为观众提供多元化的演出和服务来保证生存和可持续发展。
培育市场 坚持不赠票
前不久,袁泉、黄磊、谢娜、田雨、喻恩泰等明星云集的话剧《暗恋桃花源》在杭州红星剧院再次创造了票房爆满的奇迹。
向来以不赠票著称的红星剧院这次更无票可送,陈国欣告诉记者:“这次演出没有一张赠票,因为都卖出去了,还不够卖呢。”可不是,记者的一批朋友都是自己掏钱买票看这出戏的,要买380元一张的中档票还得提前一个月预订(最高票价880元,最低180元)。这个剧,几乎像神话一样所向披靡,观众数目与票房收入像海水一样奔涌。
慧眼识珠的陈国欣开心地说,我早就在关注追踪该剧了,杭州原本签订的是两场演出,没想到观众这么热捧,所以加演了一场,还是满足不了需求。该剧创造了杭州话剧票房场场爆满的奇迹,也传出了剧场礼仪和观剧效果最好的佳话。记者现场感受了一把红星“最周到、最细致、最用心”的服务,剧院专设了幕间休息厅为观众提供免费茶水及服务,观剧过程极其安静,场内没见到吸烟和食用饮料及零食的,也没见拍照和手机铃声干扰,只有适度的笑声和掌声,这般的文明让人感动。
之后,红星剧院推出了“2008艺术红星”新春演出季:有杭州越剧院与红星剧院共同策划与运作的《滑稽越剧专场系列》;有上海木偶剧团运用先进电脑灯光技术演绎的新概念木偶剧《妈妈的丑小鸭》;有翁仁康、周志华、徐筱安的《三个男人闹元宵》专场……
红星剧院结合市场的需求,将一年的演出以“春夏秋冬”4个板块来运作,以季节为单位,根据每个季度特点和社会热点设定不同主题,把全年的演出分为4个相对独立而又主题明确的单元。
第一季度新春期间,以越剧、话剧、滑稽戏、莲花落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演出为主体,烘托喜庆的新年气氛。比如从1月2日到2月22日的新春演出季,剧目喜气洋洋,票价总体也不贵。同时,今年公益性“开启音乐之门”系列音乐会也随之启动。之后的夏、秋、冬等季分别有主打剧目和大型主题活动陆续推出。
因为红星的经营管理者始终有个清晰的认识,他们认为,演出多为短期行为,难以形成品牌和长效性,而市场的需求永远不会是单一的,只有时时把握市场脉搏,推出系列板块、形成品牌去占领市场,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双管齐下 多项并举
杭州红星剧院开业8年来,没有拿过政府的钱,照样实现自我发展。红星剧院坚持不送票,一样吸引观众满座——红星剧院以演出市场为导向,不断改良演出形式,积极打造演出品牌,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红星剧院的经营者针对杭州的文化演出消费特点,从培育市场着手,自2002年起,相继推出了“开启音乐之门”“音乐季”“音乐大师班”“演出季”“越剧大舞台”等一系列活动,在内容上定位雅俗共赏,在价位上立足普及路线。“开启音乐之门”票价定位在10元至30元,“越剧大舞台”票价定位在20元至120元,文化消费逐渐成为杭州市民生活的组成部分。这些系列活动,也成为了红星剧院的演出品牌。
从2006年开始,红星剧院新创了“走进新农村”活动。该活动让杭州周边农村的村民及组织者先来观摩,让他们对红星剧院及其演出剧目有个了解,并定期将演出信息下发、张贴到周边农村。由村(镇)组织统一购票,剧院提供“看戏专车”接送村民。自“走进新农村”活动推出以来,已有50个村镇的7000余名观众走进红星剧院观看了演出。
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红星人从来没忘自己的社会责任。今冬50年不遇的雪灾使杭州滞留了大量旅客,红星剧院就作为临时候车点接待了大量旅客。记者还没走进剧院,就听到里面传来悦耳的轻音乐,旅客大多坐在位子上,秩序井然,剧场电子屏不断打出最新列车运行情况。回贵阳老家过年的姜小武说,“这里安排蛮不错,我拍了好多旅客候车照片。你看,这里是剧场,我们不看戏,却在等车,很新奇。”
陈国欣告诉记者,为让旅客休息好,剧院免费提供茶水,组织食物供应和互动演出活动等,大家轮流值班,非常辛苦,却没怨言。而1月27日到2月1日原本已安排得满满当当的演出档期则全都退掉了。记者感叹,这次损失可不小哦。陈经理淡淡地说,“没什么可说的,这是我们该做的事。”
坚持两手抓的杭州红星剧院的确让人刮目相看。他们践行的“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变”的方略已取得了成效。据初步统计,该剧院6年来已举办了各类演出活动900多场,接待观众60多万人次,在注重生活品质的杭州市民中已打响了品牌。(苏唯谦 潘宁)
(摘自 《中国文化报》)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