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上海国际艺术节期间,上海越剧院院长李莉向记者透露了一个大胆的想法,新编热剧《甄嬛》在今年将尝试在逸夫舞台驻场连演20场,以探索戏曲市场运作的新规律,本月底,“想法”将成为现实。无独有偶,上海昆剧团团长谷好好昨天也向记者透露了一个重磅消息—今年5月,上昆将走进豫园,推出实景昆曲“天天演”,此举无疑令沪上昆迷欣喜若狂。

“戏曲驻场”,这个20年来几乎从未在申城出现过的字眼,在今春瞬间成为热词。让戏曲驻场,上海滩真的准备好了吗?

为什么选择《甄嬛》驻场?

“20场驻场是一个挑战,目前戏曲演出在一个场地超过10场的都很少,一般是不断翻台、换剧场。这就会出现问题,演出场次不够多,演员很难提高。其实在一个地方连续演20场,可以根据观众的反响来调整,以前的老艺术家就是这样的,艺术上进步很快。”李莉这样形容《甄嬛》驻场的初衷。的确,戏曲驻场算不上新鲜事物,当年徐玉兰、袁雪芬都有自己的剧场,而且“天天演”。但是,在传统戏曲早已远离黄金时代的当下,20场演出、逸夫舞台近2万张票,要在20天里让市场完全消化掉—上海有那么多越剧观众吗?

“你这么做,做过市场调查吗?”制作人许霈霖向记者坦言,这段日子以来,几乎所有人都在问他这个问题。“我承认我没有做过市场调查,但我想试试看,让传统戏曲驻场演出,在当下到底成不成。”为什么要试水?原因不外两个。从剧团角度,是寻求商业演出模式的改变,因为辗转异地需要不断装台拆台,太折腾,从时间和精力的成本核算,演员实际在台上磨练的有效时间相当有限;从观众角度,越剧必须迅速找到一种有效的方式,找到更多新的观众,让他们能够主动走进剧场看戏。

“现在看起来风险是很大,但是一旦做成功,对剧种和剧团来讲,甚至整体市场来说,是有价值的。我坚持。”许霈霖说。而选择《甄嬛》而不是任何一部传统大戏驻场,有着双重考量—这个题材够“接地气”,不会局限在以往的越剧观众范围内,正如它的广告语所说,“喜欢越剧的人看了会爱上《甄嬛》,喜欢《甄嬛》的人看了会爱上越剧”。这部戏从上本推出开始,连续两年在上海国际艺术节的演出地图上制造了“热岛效应”,近几个月来,无论在上海本地以及周边城市(无锡、常州)甚至厦门等地都颇受欢迎,因此,这样的尝试并非盲目的“豪赌”。

上海有那么多越剧观众吗?

那么,上海人究竟买不买账呢?昨天,记者从逸夫舞台的票房得到的反馈是,“情况好于其它越剧剧目”。票房戴小姐告诉记者:“开票有好几轮,11月开了几场,当时是上下本两场一起打折卖,量跑得很快。过完年又开了几场,不仅艺术家版本受欢迎,青年演员的版本买的人也很多。”她表示,之所以说《甄嬛》好于其他剧目,是年轻人来买票的较多,“我们卖票的时候会给观众办会员卡,发现很多年轻人为自己买票,也有的帮爸爸妈妈买,并指定要买《甄嬛》的票”。而制作人许霈霖手上的数字是,离演出还有10天,目前开票的18场里,“票房超过一半以上”。这是比较乐观的看法,一般从做一场演出的经验看,票房做到这个程度基本可以打平并开始赚钱。

但换一个角度,即使不把尚未开票的两场计算在内,《甄嬛》驻场卖到现在为止还有7000张余票,许霈霖自己也承认,这是要“吸取教训”的地方,20场显然高估了上海市场的接受度。“我想找到新的观众,但是现在真的很困惑,这些人在哪里,我们又该怎么去找”,他依然秉持着乐观的疑惑。其实目标也很明确,就是年轻人,白领和学子们,但是要如何做才能让他们的目光“看过来”?越剧院也曾经想过组织主创讲演团下学校,但因种种原因没有实现,“演出前期的预热太少,和观众的互动太少”。

如何培育新观众,这显然不是一部《甄嬛》可以回答的问题,传统戏曲与年轻观众之间需要一种有效的沟通方式,这是整个行业当下迫切需要思考和实践的问题。

没有剧场是“会呼吸的痛”

其实,驻场对于大多数沪上剧团来讲,还有一个“隐痛”,那就是剧场。没有自己专属的剧场,“驻场”终究无法名副其实。目前,上海除了上海昆剧团有绍兴路9号的俞振飞厅“周周演”,上海评弹团有南京西路860号乡音书苑,上海京剧院即将搬迁的新址有一个专属的小型剧场,其它如越剧、淮剧、沪剧等都院团都没有自己的剧场。

许霈霖告诉记者:“现在光是剧场的场租成本,就占到整个演出费用的五分之二。戏曲团体没有自己的专属剧场,要做驻场谈何容易。”这是当下上海戏曲几大剧种“会呼吸的痛”。

[业内观点]


从“百货公司”到“专卖店”是必然趋势


(受访者:上海艺术研究所副研究员张余)

戏曲驻场的探索,对于上海究竟意味着什么?常年从事剧场研究的张余认为,即使现在看《甄嬛》有些“冒险”,但这绝对是戏曲发展的必经之路。“舞台剧的驻场演出,现在在国内还比较少,而国外一部戏没有3年以上驻场,都不能算是主流剧目,目前国内很少有一部戏的演出能够超过3个月的。为什么?因为很多院团都没有专属剧场,驻场的客观条件不允许。”

戏曲驻场,并非“新概念”,比如在过去戏曲的黄金年代,上海滩各个剧种都有自己的专属剧场,“这可以说是戏曲的传统,不光是越、京、沪、淮,各个剧种都有,是一个常态。但是我们现在的剧场有点像大卖场,大的综合性的剧场多,小的专业类的剧场少,但未来观众需要的一定是专卖店。”除了时间坐标,从全球戏剧视野看,比较成熟的城市剧场分布呈金字塔形,而上海恰恰是倒金字塔,“整个上海,小剧场只有7个,大剧场有30多个,而不管伦敦西区还是百老汇,小剧场都超过200个。回看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戏曲的黄金年代,上海很多剧团的专属剧场加起来不下100多个”。

没有专属剧场、专属剧目,就很难吸引固定观众。这是个现实问题,但并非没有成功案例,张余以上海话剧为例,“15年前,上海全年的话剧不超过30部,现在一年超过150部,这都是经过了十几年的努力,跟上海话剧中心剧场对市场的培育有关。如果剧团都有专属剧场,对剧种绝对是有利的,也是必然的模式”。

未来观众对欣赏戏剧的需求必然是从大卖场模式走向专卖店模式,“百货公司”的同质化,无法吸引固定的观众。采访中,张余也带来一个好消息,未来上海要新增十几个剧场,“长宁区的天山路上会有5个,美罗城在造一个剧场,估计今年10月份竣工,黄浦区的中国大戏院、黄浦剧场都在改建,徐汇南滨江有4个规划中的剧场,现在我们还在建议能否增加更多小剧场”。

[连锁效应]


结缘豫园,上昆5月计划驻场商演


(受访者:上海昆剧团团长谷好好)

昨天,谷好好告诉记者一个好消息—上昆现在不仅有绍兴路9号俞振飞厅每周180个座位的“周周演”来招待昆迷,目前正在跟复星集团谈豫园驻场商演的项目,计划是打造一出戏,以园林实景的方式,高端驻场,“这是国家院团和民间资本合作尝试,如果成功,可以比较好地促进传统戏曲走市场”。和绍兴路9号传统戏的定位不同,未来豫园的驻场不仅在演出频率上要达到“天天演”,剧目的探索也会更先锋时尚,“用驻演告诉大家昆曲的历史,同时打造上海新的文化地标,计划5、6月推出”。

既然已经令人羡慕地拥有了专属小剧场,“周周演”在恢复的近3年里也“令人羡慕”地达到了“年轻观众在7、8成”的局面,上昆为什么还要选择商业驻演之路?谷好好说:“上昆五班三代人,都有演出的需求,如果我们还是停留在一年80场、100场,这明显不够,因为演员的进步需要演出量的配合。‘周周演’定位明确,就是推好的传统折子戏。新编戏,观众看过之后,很难再看第二次、第三次,但是折子戏的观赏点不一样。还比如不同班底的《牡丹亭》,观众反复看,可以体味不同的风格和味道。”在绍兴路看昆曲原汁原味的传承,谷好好用了一句话,“从这里起飞”,“通过传统折子‘周周演’,培养一批非常忠实的戏迷,他们未来也会成为我们在豫园探索的观众”。(记者 邱俪华)

(摘自 《新闻晨报》)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