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有味道了。”

这句话,红星文化大厦总经理、杭州文广演艺有限公司总经理程俊在受访时重复了好几遍。这几天,红星剧院以及“文广演艺”刚刚结束赖声川作品《宝岛一村》在杭州的两场公演,从现场效果看气氛极好,谢幕时,杭州人对“宝岛”剧组所体现的狂热之情,令人不由感慨,经过这几年的不懈努力,杭州终于培育了一大批像京沪两地那样的忠实话剧观众群体,话剧这个市场,终于在杭州变得像模像样起来,而且,势头坚挺。

程俊用一个通俗的比喻来形容他此刻的心情,“做演出市场,就像走路,假如满地都是金子,而你视而不见地走过,那你就是瞎子。”

有理由相信,经过这么多年对演出市场的精心与不懈的经营,程俊和他的团队确实已经看到了闪闪发亮的金子。

两个月前,林怀民携云门舞集来杭公演《行草》,《行草》由于舞蹈结构以及林怀民本人对演出效果近乎洁癖般的要求,剧组动了真格,要求红星剧院的演出现场完全禁止使用闪光灯拍照。

为此,红星剧院在检票口向每一个带相机的观众发放了一只塑料袋,让他们把相机装在里面,用一只塑料扣卡紧。但剧院方面又生怕这种近乎“没收”的举动伤了观众的自尊,于是,他们在选择塑料扣上花费了心思,那些塑料扣,看起来非常漂亮,令观众体会到剧院方面的良苦用心。

结果,《行草》在杭州公演时,剧场效果出奇好,令林怀民深受感动。回到台北后,林怀民不断给剧院负责人发来短信,说他们去全球各地表演,杭州这座城市留给他们的温暖最多。

今年,林怀民将又一次选择杭州,“云门舞集”将在杭州进行一次大型的户外表演,而且完全是公益性质的、免费的。对于热爱“云门舞集”的观众而言,这真是福音。

程俊很抒情地形容他和他的团队这几年的心路历程,“杭州的演出市场究竟有多大?我觉得,她可能是无限的、无限的、无限的。假设这个市场尚在沉睡中,那么将她唤醒的过程,实在是太有味道了。”

而事实上,这个市场已经醒了。

“从一个以前演出商很少选择的城市,到今天成为他们的首选城市,杭州的演出市场一年比一年好,这是有目共睹的。”

春江水暖,对杭州近几年演出市场发生的改观,剧场营销策划人员的感受往往是非常敏感的。

据红星剧院经理陈国欣回忆,早在几年前,杭州确实是一个不大被演出商们放在眼里的城市,有些非常热卖的剧目,他们是从不选择杭州的。但最近这些年,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很多剧目成型后,杭州往往被列入演出商们的首选城市之一。

陈国欣认为,固然我们可以保持清醒的头脑,认为杭州目前的演出市场确实没有达到最最理想的状态,但确实是一年更比一年好,这是有目共睹的。

从《暗恋桃花源》、《那一夜women说相声》、《陪我看电视》到《宝岛一村》,名导赖声川和他的台湾表演工作坊的最主要作品,但凡进行大陆巡演,杭州肯定是必到之地。在台湾有“一姐”之誉的方芳,除了随团演出,更是和剧院方红星剧院,乃至杭州结下深厚的革命友情。在上周5和上周6的《宝岛一村》演出现场,很多杭州观众都纷纷注意到了坐在观众席上的“方姐”。与其说,方芳是来替赖声川的作品捧场的,倒不如说,随着近几年台湾“表坊”剧目在杭州演出市场赢得的出色收成,令方芳这样的一线明星也对杭州渐生情愫,并成了这座城市的常客。

“杭州这几年的好演出太多了,‘纵贯线’、小野丽莎、‘猫’、蔡琴个唱,都是超级棒的演出,以前和京沪观众相比,我们有自卑感,但现在,杭州、北京、上海,演艺产品之间的落差已经非常不明显了。”

人们开车,步行,或者坐公交巴士,但凡经过武林广场,势必都留意到那里的巨幅广告吧?仅以2009年下半年为例,这里的巨幅广告,几乎三分之二的版面都属于被引进的大型舞台表演。“纵贯线”、“猫”、“小野丽莎演唱会”、“蔡琴演唱会”,等等,这些演艺项目,都用一种巨大耀目的方式向这个城市展现自己,吆喝自己。

“市场这个东西究竟有没有?”针对去年火热的杭州演出市场,程俊认为,有这么多人在杭州做这些演出项目,证明市场是存在的,人们对演艺产品的市场需求是巨大的。

媒体从业者郭小姐认为,杭州这一两年之内的演出是很丰富的,而且引进的剧目规格颇高,“对观众来说,经过这几年的观察,杭州在引进演艺产品这方面确实有长足的进步,以前说老实话,他们做给我们看的演出还良莠不齐,但这些年,因为观众鉴赏程度的逐渐提高,糊弄之作少了,市场自动淘汰了一批伪劣演艺产品。而且,随着杭州这座生活品质之城的深入打造,杭州日后将越来越需要一批高端的演艺产品。以前,我们总是相当羡慕北京和上海的观众,认为他们看的都是好戏,但最近几年,杭州、北京、上海,演艺产品之间的落差已经非常不明显了。”

像“猫”和“小野丽莎演唱会”,郭小姐说自己根本就买不到“合适自己价位的票”,“那些票都卖得很快,很好,没能看到这两场演出,非常遗憾。”

“大势向好,本土文艺院团也在积极探索市场道路,一批适销对路,符合杭州演出市场的本土剧目,也应运而生。”

编剧余青峰正在赶一个以徐渭为题材的越剧剧本。他认为,杭州演出市场形势整体向好的势头,对本土的文艺院团“无疑也是一剂巨大的强心针。”

以杭州越剧院为例,这些年“杭越”精心打造了如《心比天高》、《大道行吟》等具备实验性质的优秀剧目,在国内外的一系列大型艺术节上表现出色。同时剧团也并不曾放弃对本土市场的开拓。他们复排了传统剧《一缕麻》、《新狮吼记》,极度忠实于越剧的流派美、旋律美,像范派小生徐铭主演的《一缕麻》,由于她天生优秀的嗓音以及对范派惟妙惟肖的传承,不仅让《一缕麻》这个戏在杭州扎根、开花,甚至,影响力抵达长三角——上海逸夫舞台寻香而来,多次请《一缕麻》赴上海,上海戏迷往往在散场后不舍离去,在逸夫舞台的后门等候徐铭卸妆离场。

余青峰认为,对于本土的文艺院团,一方面要积极探索能迎合市场需求的好作品,另一方面,本土的艺术家们要做的是对本土艺术的呵护,“有一种可能,就是本土的艺术产品可能不会像那些大众意义上的娱乐产品那样热闹,那是一种不现实的苛求。我们戏曲人、戏曲院团,一方面要向娱乐文化学习他们的思想观念、营销策略,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要迷失自我。”

“再好的市场,剧团和剧场,这供需双方之间的矛盾是永远存在的,究竟有没有一种可能,让两者的矛盾得以缓冲呢?答案应该是存在的。”

尽管已经被誉为“话剧在杭州的大本营”,但红星剧院表示,2010年他们将不会放弃对其他剧种的运营。“上半年和下半年,我们还是会做越剧这个项目,但运作的思路不会变,将在“传统·文化”的主题下推出越剧经典演出季,秉承名团、名剧、名角相互挂钩的模式,走低票价路线。”

红星剧院经理陈国欣说,再好的市场,剧团和剧场,这供需双方之间的矛盾是永远存在的,究竟有没有一种可能,让两者的矛盾得以缓冲呢?

陈认为,这些年,红星剧院一直试图在寻找解决或缓冲这个矛盾的一种运营模式。2009年,剧院推出了“新古典时代”系列——昆曲的主题演出,《长生殿》、《临川四梦》连续9场,几乎是国内首次第一次将那么多经典的昆曲剧目集中在一起上演,在业内外反响较好。

“做这样的项目,像上海昆剧团这样的高端院团,承接的费用是庞大的,全国没有一个传统型的剧场敢于做。平均票价在200元一张,一场演出的票房也只有10万,但接待百来号演职人员,吃住行,还有道具的运送,一场的演出成本也需要10来万。”

陈国欣认为,他们后来还是能把这个很难的项目做起来,而且做得很好,“关键是我们找到了一种可能的运营模式,我们和上昆合作运营这个项目,票房大家分成,演出的成本自然也就降了下来。”

程俊在看待这个问题时说,经营演出市场,最主要的是经营者要投入自己的情感,只要你有心,敢于想办法,那么解决问题的办法自然会找到。“关键是用心的深与浅,一味地指责这个市场不好,难做,一味将自己置身于责任之外,也就等同于自己放弃了对这个事业的责任。”(潘宁)

(摘自 《杭州日报》)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