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八点出头,杭州湖滨的爵色酒吧如往常一般地响起摇滚节奏,酒客们似乎又将在一个熟悉的夜晚中苏醒了派对动物们的本性。当架子鼓最后一个鼓点戛然而止,一丝幽雅的旋律悠然飘起,来自杭州越剧团的美女单行行施施然地唱起经典越剧《红楼梦》里的名段《我合不拢笑口将喜讯接》,竟然将酒吧空气中的酒味过滤成了茶香。酒客们在最初5秒钟的错愕过后,不由自主地陷入温柔乡里。一曲终了,昏暗中的青春面孔大声叫好,闪回间宛如进入了一个现代与传统交错的蒙太奇世界。
越剧进酒吧,这是对越剧的一次大胆的青春化实验。在越剧百年诞辰之际,为越剧探询新的生存方式,探询越剧为年轻人所接受、愿意掏钱消费的具象的模式,这个理念在昨晚第一次实践,赢得了满堂彩。
昨晚,爵色酒吧里聚集了众多精英人物:网络新贵郭羽、何一兵,画家何水法、娄申义、童雁汝南,丝绸博物馆馆长俞志达,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教授黄河清,摄影家张望等,以及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茅威涛、著名越剧演员陈晓红、舒锦霞、邵雁、王滨梅、吴海丽等都出现在这里,方寸之间星光熠熠。
近一个世纪前,越剧一直在草根环境中生存发展的。
当越剧的生命走过了整整100年,城市里的越剧剧场里的观众几乎都是一片白发。这是无庸质疑的危机,因为消费越剧的年轻人越来越少。100年是一个坎,怎样让越剧成为当代适合消费的文化?如果越剧能够符合时代审美,我们就能看到越剧的未来。越剧的年轻化千头万绪,但是比那些大道理更值钱的,是使越剧时尚化变得具体可行的形式,实实在在给予岔路中的越剧以贡献。而昨晚,越剧进酒吧的和谐情景,给人以强烈的暗示:越剧的脉动同样可以吻合这个时代的节奏感。
这个夜晚,爵色酒吧里的年轻人对越剧有了新的认识,知道了越剧原来与他们熟悉的表达方式竟然有这样千丝万缕的联系。浙江越剧团国家一级演员张伟忠朗诵的《越剧百年碑记》里告诉我们,越剧是从落地唱书发展而来,那就是最早的说唱;著名通俗歌手潘音飞唱出《采茶舞曲》熟悉的旋律,其实是源自越剧《雨前曲》;著名演员舒锦霞和邵雁唱完《天上掉下个林妹妹》,来自浙江传媒学院的大二学生杨耀威马上来了个流行改编版的《林妹妹》,使传统的越韵与现代节奏浑然一体,让台下原唱者邵雁目瞪口呆、喜出望外;陶喆的《苏三说》、周杰伦《发如雪》,原来这些当红的歌声里都流着传统的血液;在新生代歌手李凯年唱完《发如雪》后,出现在酒吧里的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茅威涛居然用越白念出了这首《发如雪》!一个女孩感叹:“越剧从来就没有远离过我们的生活。”
酒吧里一波高过一波的越剧氛围,让越剧艺术代言人之一的茅威涛热情高涨。在潘宝新演唱以《梁祝》旋律改编的《化蝶》时,茅威涛一时兴起,拉着陈晓红上台,和着音乐共演了一段越剧《梁祝》,这个意外的举动让梦幻乐队加奏了一段《梁祝》。而酒吧里的客人们纷纷上来向茅威涛索要签名、合影留念,而这些客人本来只是来泡吧的。
越剧演员们同样兴奋不已。潘音飞唱的原创歌曲《爱情的童话》的间奏中有段越剧《白蛇传》,唱到第二段,杭越的陈晓红居然抢过话筒唱了这段《白蛇传》。在李凯年唱了《苏三说》后,浙江小百花越剧团的邵雁立马上台,即兴来了段原汁原味的京剧《苏三起解》,高亢的嗓音让酒吧里爆发出欢呼。
昨晚,越剧在年轻人的心灵里埋下了好感的种子,我们听到了他们的声音。
来自绍兴的女孩余丹楠非常赞同越剧青春化:“越剧进酒吧这样尝试太需要了。去年,我认识的一个余杭越剧团的小姑娘到一家酒吧驻唱,唱着唱着她就唱起了戏,不料顾客的反响相当好,常常要求她加唱。”
越剧能否进入新人类的生活视野?爵色酒吧的昨夜,是一个好兆头。(屠晨昕)
(摘自 《钱江晚报》)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