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创作进入了一个最为艰苦的阶段。如果说刚开始时是一种激情和冲动,那么,现在的心情则是煎熬和阵痛。有时候,一段唱腔刚学会,或者刚刚入戏,哪怕是一个很有感染力的段落,但为了整个戏的节奏,不得不“忍痛割爱”。
目前,《被隔离的春天》全剧已进入“细排”的尾声阶段,舞美、灯光、作曲等各个部门都在有条不紊地向最后的“舞台呈现”冲刺。这一阶段,我经常在体会着剧本所透露出的“冲破人与人之间心灵冰冻”的主体意旨,时时提醒自己要努力保持艺术个性,力争在众多同类题材文艺作品中显示出越剧的特色来。我们这个戏定位为抒情剧,剧中人心灵的反思、忏悔和倾诉的成分特别多,因此唱腔量很大,戏里还有二重唱、三重唱,有些重点段落还用咏叹调的形式来抒发情感。越剧向来重唱,但要在新戏中创作出能够打动人心,能够让观众爱听爱学并且能够广为流传的唱段绝非易事,所以我们一边排练,一边还在与作曲、唱腔设计琢磨唱法、修改曲谱。
手机成了这次排练中重要的工具。不仅舞台上使用手机作为道具,而且在排练场上也常常以手机短信的方式迅速地把修改过的唱词传递到唱腔设计陈钧手中,磨合出一个最佳方案。艺术创作需要不断沟通,才能达到集聚智慧的境界。舞台上的隔离线内外,剧中人也在用手机短信进行沟通,曾经极力反对未婚妻进入抗击非典第一线的大款游大海,在经历反思后给他的未婚妻发了这样一条短信:你看见我的微笑了吗?微笑,是我历经忏悔的语言;你看见我的微笑了吗,微笑,是我等你归来的春天……
(摘自 《新民晚报》)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