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汇报11月7日“文汇论坛”版《打造国际静安》专题文章,其中一篇文中指出,“当人们向前走的时候,很容易遗忘自己身后已经发生过的事情,而在现代化的进程中涌现出来的高楼大厦也挡住了人们回眸的目光。历史和文化传统不但淡出了人们的视线,也淡出了他们的记忆。我们不妨把这类现象称作“集体失忆”现象。”“尤其是常熟路附近的小剧场,上演各种实验性的话剧场所成了中外游客流连忘返的艺术圣地。”此言令我想起三年前,曾到常熟路华山路口的平安保险上海总部访友,出门后回首打量此幢现代化的高楼大厦,环顾四周原本熟悉的街巷,今昔变化之巨,让久远的回忆似乎模糊地浮上眼帘。

儿时的印象,上述提到的小剧场门前,还是法商有轨电车的起点站,车厢与静安寺另一起点站的英商有轨电车,感觉有些不同。证实了同一个区内,不仅住宅建筑、绿化布局等有别,连电车也有两个外国租界的遗影,因此“国际静安”有史以来名不虚传。文章作者说的小剧场,乃1956年建立的上海实验歌剧院下属排练场,于次年翻新修建,迄今算来虽已五十余载,但是早在廿年前本市城建大兴土木之风初起时就被拆除,今四十岁以下年龄的市民,对小剧场可以说是几乎无人知晓。作者说的“实验性”没错,该年代歌剧院名称带“实验”二字,就意味着歌剧舞剧均属于我国“新文艺”范畴,《天门岛》《草原之歌》《洪湖赤卫队》《刘三姐》等歌剧,以鲜明的民族风格和优美的音乐语言,日益吸引了中青年与学生观众;国庆十周年在小剧场诞生的民族舞剧《小刀会》一炮打响,此后主角分三组交替演出,日程排满任务,各地纷纷派人来沪观摩现学,后被搬上银幕,可谓红遍全国,遵照周总理指示还走出国门,演出还带传授给朝鲜同行。

而作者的“话剧场所”说法却不确切,小剧场主要以歌剧院演出的歌剧舞剧为主,话剧偶尔有,我仅记得在这里观看过电影专科学校首届毕业班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公演过《第十二夜》,由朱曼芳、达式常、达式彪等主演;再就是影剧界合演诗歌朗诵会,参演者有上官云珠、康泰、朱莎、宏霞、胡庆汉、高重实、乔奇、袁之远等,入选作品文学性加表演者阵容双强,受欢迎程度是空前的,朗诵会经电台实况录播,得到进一步的普及推广,同时也促进了诗人作家的创作积极性。

我在小剧场有听过两场难忘的报告会经历,一次是时年74岁的京剧武生泰斗盖叫天先生漫谈表演,两个多小时里见老人家始终身板挺直,中气充沛、连说带做、形象生动,他竟然把花旦的唱做身段,模仿得幽默灵巧、惟妙惟肖。会议主持为47岁的名导演李世仪,因李个子矮小显苍老,台下有人笑着议论,盖老和李的年龄似乎应该倒过来。结束前精彩之处在,盖老高声叫唤起年逾花甲的弟子徐剑豪(盖春来)老师小名,互相操起刀枪,当场对打了一套武功把子,速度用力皆猛得惊人,身上功架纹丝不动,只听台下一片叫好声;另一次是心仪已久的北京人艺艺术家们来沪公演期间,常务副院长、戏剧大师焦菊隐偕刁光覃、苏民二位名演员为上海同行作《蔡文姬》《胆剑篇》创排报告,落座前瞥见与我同排当中,竟有孙道临等老师,第一个上场开讲的是苏民,他风趣而谦恭地说道,今天实是不敢在关公面前舞大刀哦……会后,有一天凑巧的是天下大雨,小剧场玻璃大门外来了一对避雨人,我先发现那男士不就是孙道临老师吗,再看旁边这位女士,正是越剧名家王文娟。十年前购得孙老师《走进阳光》一书,读后才知他俩属于晚婚模范,那年尚在恋爱阶段呢。

忆想小剧场,乃文化静安昔日之缩影,其实内涵不小矣。

(摘自《静安时报》)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