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流行元素冲击和文化样式多样化前提下,越剧处境日益尴尬:故事情节老套,演绎方式雷同。
如何收复失地,并为越剧争取更多年轻观众?一项旨在从年轻一代中培养越剧爱好者和越剧欣赏习惯的“爱越新蕾计划”启动。作为“2007年浙江省民族艺术进校园”组成部分,它引发了高校学生对越剧艺术的关注和讨论。
越剧也能这样演
“大雪飘,落无痕……愿将风尘全洗尽,只留雪花润我心。莫道天地无颜色,心远钟疏闻知音……”在漫天飞雪中,东瀛风味的三弦琴弹拨出淡淡的哀婉,衬托起字字珠玑、美如天籁的吟唱,但见榻榻米式的舞台布景朴素淡雅,一派水墨天青,几个身着和服的妙龄女子打着粉色的纸伞,踩着小碎步,袅袅婷婷走上台前,身后5个戴着面具的琴师缓缓奏出流水般的音乐。
伴随着“2007年浙江省民族艺术进校园”的开展,根据日本小说改编的越剧《春琴传》日前在杭城校园拉开序幕。
《春琴传》源自日本作家谷崎润一郎的同名小说,讲述江户时代,古都大阪一位盲女春琴与仆人佐助之间的爱情故事。它在日本家喻户晓。
戏演到高潮,佐助为了向春琴表达诚挚的爱而不惜刺瞎自己的双眼时,黑压压的观众席上响起了阵阵叹息。
与人们传统印象中的越剧不同,《春琴传》一反常规,采用异国故事为蓝本,同时糅合中、日两国艺术特色,借鉴歌剧、话剧等多种元素。“我们在创作之初就把《春琴传》定义为时尚越剧”,浙江小百花越剧团团长茅威涛坦言,越剧已迎来它的百年华诞,如何在新时代让传统艺术焕发新的活力,是近年来“小百花”着力思考的问题。她说,她和她的创作团队正在努力探索越剧的改革,希望突出“时尚化”“年轻化”,吸引更多年轻观众、尤其是具有较高知识学养和艺术鉴赏水平的大学生。
美的力量能否打动受众
浙江小百花越剧团是中国著名的女子越剧团。上世纪90年代,“小百花”以其特有的舞台美、服装美、青春美,从传统越剧表现形式中突围,颠覆了人们对越剧的传统概念和印象。如今,这个剧团集聚了著名的女子越剧演员,在海内外拥有很大影响力。与此同时,作为中国越剧艺术的风向标,比其他越剧团承担更多越剧发展和改革的使命。
《春琴传》的美毋庸置疑,但再度颠覆人们对越剧认识传统的改革,能否获得年轻人的认同?
不少观看《春琴传》的同学并不是铁杆越剧迷,甚至对越剧知之甚少。但短短一个多小时的演出,改变了他们对越剧的固有观念。
浙江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的李秋实同学说,虽然她不太听得懂越剧唱腔和唱词,但通过看字幕、欣赏演员妙曼身段和唯美的舞台布景,被深深打动了。“华美的舞台布局、唯美的表演艺术和凄美的爱情故事让我第一次惊讶地发现,传统艺术在表达美时的力量。”
一些纯粹是抱着拓宽眼界,培养个人兴趣爱好心态来观赏越剧的同学,在谈感受时提到最多的名词是“光影”、“舞台”、“戏妆”、“音乐”、“唱词”,而形容词不约而同用的几乎是一个字:美。
记者在观众中发现了几位来自韩国和美国的工大留学生,他们已不是第一次来看越剧了,因为语言的关系,虽然不能很快理清人物关系,但他们喜欢通过这种形式来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爱好的培养需要美的感召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